現(xiàn)今社會,許許多多人廣泛都有一種無形的苦,莫名的壓力——苦,陷在情感漩渦中——苦,工作的壓力——苦,窮困拮據(jù)——苦,......種種的苦,幾乎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們周圍,一不警惕,這些苦都會纏到自身。
然而我們太多的人不知如何排遣這些愁苦,不知咋樣離苦得樂,累積于一身,我們就會感到人生越來越乏味,所以許多人才感嘆,人活著沒意思,活著太累,諸如此類。甚至失去了生活的重心與方向,最后就陷入迷失、徘徊、無助中…
中國佛教講修禪,有句禪語說:我們之所以苦楚,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尋求錯誤的東西。所以說,什么叫佛?佛就是覺者、智者。什么叫佛?就是覺悟了的人。什么是人,人就是還在癡迷的佛。這些文化里其實一點迷信色彩都沒有,佛不是神,而是人,這要弄明白。這里面有兩個要害字是“覺悟”。中華民族最巨大智慧就在于我們擁有覺悟的概念、方法和法門。所以,真正可以排解苦悶,滌除塵垢,領導脫離苦海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佛教教導。
有句古詩不是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一家同。
但遺憾的是,有許多人錯誤的認為佛教是迷信。其實佛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哲學,更不是神教,它就是一種教導,一種真正的人生教導。教導我們?nèi)绾卧谶@一生中去過身心安穩(wěn)的生活,教導我們?nèi)绾巫龊萌,做善人,提升生活品德,遠離苦楚,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如果你能靜下心來,細細讀一讀佛教的教義與精力,你就會發(fā)明,佛教的教義才是世上最好的對人的基礎道德教導。
佛教是佛陀的教導,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美滿的教導。教導內(nèi)涵包含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xiàn)代大學里面的課程內(nèi)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xiàn)在、未來;空間上,它從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導,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導。至圣先師孔子的教導,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逝世的教導;佛教是三世的教導——講過去、現(xiàn)在、未來。
佛教教學的方針是徹底廢除“迷信”。
佛門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是什么呢?對自己、對生活環(huán)境的本相不懂得,迷失了。因為不懂得本相,往往就看錯了,也想錯了;看錯、想錯,也就做錯。做錯的成果就是苦啊!如果一個人對于宇宙人生的本相能夠真正懂得,沒想錯、沒看錯、沒做錯,所得的成果必定是快活。所以“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說;“離苦得樂”,是從果上說。為達到這個目標,佛教教學的方針是“廢除迷信,啟發(fā)真正的智慧”,讓我們有才能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里分辨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惡、利、害。然后再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理智、大覺、奮發(fā)、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宇宙人生觀。(釋凈空語)
可見佛教既不消極,也不掉隊,是能給我們真實利益的。無量壽經(jīng)上講:“佛教是美滿的幫助我們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的問題,讓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中得到幸?旎、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諧。”所以,要認明白,佛法是教學,是真的能讓我們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實幸福的教導成果。
祝福您也能在徘徊無助中得到一盞光明的燈,領導您有堅定的性靈與真摯的信仰,迎向光明的人生。
這是我對佛教的一點點認識,開卷有益,學無盡頭,坐著談,何如起來行。呵呵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