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好友笨牛的雜文《狗眼看世界》(《中國教導(dǎo)網(wǎng)》2009的11月1日刊發(fā))是在去年的12月份。半年過去了,那篇雜文一直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作為“好心情”的一個雜文編輯,整天面對那么多的稿件,說實在的,也許是審美疲憊之故吧,像那篇能夠引起我高度的關(guān)注并長記于心的雜文確實不多。
雜文重要功效在于讓讀者明理,也就是說通過“說理”來表達作者的思想觀點,亦即通過“說理”達到必定的社會批評、文明批評、政治批評的目標(biāo)。作者就某一事物、或思想觀點、或意識形態(tài)、或某人物言行、或某類客觀存在(如社會制度、政治秩序等)進行分析,闡明自己的愛憎、贊成、反對、評價等觀點與見解,并對作者的觀點與見解之原因和成果進行說明,從而達到讓人明理的目標(biāo)。換言之,“說理”是雜文的目標(biāo)和過程,最終必須達到讓人明理才是其宗旨。就雜文的說理而言,雜文《狗眼看世界》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絕非那種無病呻吟的作秀之作。雜文《狗眼看世界》說理明白,語言風(fēng)趣風(fēng)趣,極具諷刺意味,給人一種在嬉笑怒罵中盡顯說理明晰之唯美。文章雖然短小,但內(nèi)容卻涉及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諸如教導(dǎo),廉政,虔誠等等,每一項用于說理的文字并不多,但卻給我們每一個讀者浮現(xiàn)出社會現(xiàn)實中這些敏感話題的重要問題所在,讓人若有所思,讀罷余味無窮。
一個優(yōu)良的雜文寫手,自身首先必需要具備的第一要素是良知與正義感,就寫雜文而言,沒有良知和正義感的文章是不能算做優(yōu)良的。其次才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廣博的社會知識,如果說一個作者沒有較深厚的文化儲備,要想寫出讓人稱道的優(yōu)良文章只能說是天方夜譚。最后是寫作者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字組織才能,敏銳的捕捉力,洞察才能,分析才能,論證才能等等才是寫好雜文的重要保障。一個雜文作者,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先決條件,寫起雜文來才干得心應(yīng)手,文字才言之有物,旁證博引方能自然流暢,最終達到讓讀者讀其文時不但能解渴還能回味。而這些東西都在笨牛一一的身上幾乎得到了完善的體現(xiàn)。文章采用了擬人的伎倆,通過一條狗的眼睛觀察之后又讓其自然而然地娓娓道來,但讀者卻絲毫看不到一點雕琢之痕跡,五個部分可獨自成章,又被一條無形的線將其連綴成篇,把五個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容有機地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足見其寫作技巧之高超。
愛好作文之人都知道“文學(xué)起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同理所知,就雜文寫作而言,“作者的思想起源于立論卻高于立論”。作者的觀點是雜文中的神來之筆,也是雜文的靈魂所在。一篇雜文如果說觀點好,則這篇雜文具有了靈氣與深度,觀點不好,那么再好的立論也會在論據(jù)與論證的周密后缺乏了進一步的發(fā)掘,從而顯得呆板而毫無賭氣。而在雜文《狗眼看世界》中,我們所讀到的就是一種唯美與召喚,一種靈氣與深度,而不是一味的拼湊與造作。就選材來說,文章列舉的材料都是我們大眾所熟知的常見的內(nèi)容,這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最好佐證。從表面上看,這篇雜文就是簡略地將幾個版塊“堆砌”在一起,絲毫沒有半點“雷人”的舉動,語言也是平庸如水,但這恰恰是這篇雜文取得成功的要害所在。這種“堆砌”是建立在作者精心策劃之上的,他所選擇的內(nèi)容每一項都是源源不斷地來自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精度濃縮。
每一個雜文作者都知道:雜文的文本性質(zhì)是鞭撻時弊、說道明理、諷腐譏惡、揚善濟世,這就注定雜文是監(jiān)督社會不良現(xiàn)像的利器,也是推動社會道德、社會文明進步的最好驅(qū)動器。它既是社會道德社會秩序的有效保護者,也是不良道德與不良秩序的有效損壞者。雜文作者只有明白了這些道理,才干懂得雜文的本質(zhì),從而對該如何寫好雜文心中也有了最起碼的基礎(chǔ)。在我看來,就雜文《狗眼看世界》而言,其作者笨牛一一應(yīng)當(dāng)是具備了寫好雜文之人的先決條件的,從他的文思,他的敏銳,他的學(xué)識,他的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底,他的選擇切入的角度等等方面來說,只要假以時日,先生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良的雜文寫手,對此,我強烈地等待著先生能夠靜下心來推出更多更優(yōu)良的作品。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