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詩歌是否還需要背誦?這個問題很膚淺或者是本就不足掛齒,但是如果仔細思考一下,也是有一定意義的。如果你隨便問一下小學生或者中學生,他會背誦詩歌嗎?他們一定會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會。你再問他會背誦什么詩歌,我想,除了唐詩宋詞,現(xiàn)代詩歌可能會背誦的人就會少之又少了。從這個問題上,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詩歌還是需要背誦的!敖鸨y杯,不如群眾的口碑”,如果將這句做人的原則的話運用到詩歌上,道理還是相通的:某人的詩歌無論得到什么獎項,如果無法在大眾中流傳,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缺憾。
我們能寫出適于背誦的現(xiàn)代詩歌嗎?這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為什么學生們都會背誦唐詩宋詞,而背誦現(xiàn)代詩歌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個問題,我想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是現(xiàn)代詩歌的經(jīng)典作品沒有古代詩歌多;第二個層面是編寫語文教科書的先生們看不起現(xiàn)代詩歌,選編的現(xiàn)代詩歌比較少;第三個層面是現(xiàn)代詩歌不適于背誦,孩子們記不住。前兩個層面我覺得是外在的因素,第三個層面才是我們詩人們好好自問的因素:在寫詩的時候,可能大多數(shù)人從來就不考慮這個因素,要不然有的詩人們在詩歌的后面特別注上“朗誦詩”又是為了什么呢?這也使我想起中學時學習英語的過程,那時候自己不會讀英文,更不會背誦英文文章,盡管老師一再強調(diào)背誦,不會背誦還不準坐下,但我始終還是背誦不了。但是,我會看懂英文的意思,老師們稱我們這些學英語的人為“啞巴英語”。反觀現(xiàn)代詩歌,是不是一種“啞巴詩歌”呢?
現(xiàn)代詩歌還有背誦的價值嗎?我會背誦一些現(xiàn)代詩歌:有徐志摩的、聞一多的、艾青的、余光中的、鄭愁予的、舒婷的、北島的、普希金的等等,但是,現(xiàn)下詩人們的詩歌,我?guī)缀醪粫痴b一首。這不是我的孤陋寡聞所致,而是一種價值取向造成的。因為我覺得她們很多都缺少對自己的營養(yǎng),缺少應有的人生思考深度。讀過去了,也就是讀過去了,不能帶給自己什么感悟和沖動。因此,我懶得去背誦。久而久之,我甚至懶得再去讀了。寫到這里,可能有詩人會很生氣,但是我還是勸他靜心思考一下,回頭總結(jié)一下自己:你自己寫的詩歌你會背誦嗎?又會背誦多少呢?言出己心,如果自己寫的詩歌自己都不會完整地記得,是不是需要思考一下這是為什么呢?
詩歌像一幅畫,有時候不需要說話;但詩歌畢竟不是一幅畫,她是負載在語言上的藝術(shù)形式,不適于背誦的詩歌注定不會像一幅畫那樣,在歷史的天空中歷久彌新。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