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訊 (山東臺記者 高昌潔 高杰 濟南臺記者 曲宏亮)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報道,山東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會議今天在濟南召開,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副省長張務鋒出席并講話。
王文濤強調,省會城市群各市要凝聚聯防聯控的共識,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真正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突出近期防治重點,推動區(qū)域環(huán)境空氣質量在最短時間內明顯改善。濟南作為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小組的牽頭單位,要切實把區(qū)域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落到實處。
張務鋒要求,要加強協作配合,強化治本措施,抓緊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規(guī)劃,嚴厲打擊、公開曝光環(huán)境違法行為。
會上,省會城市群7市市長簽訂了《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議書》。濟南市市長楊魯豫參加會議。
山東空氣質量狀況堪憂
在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會議上,記者了解到,今年1-10月份,山東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但與京津冀等周邊地區(qū)相比,改善幅度卻明顯落后。
今年1-10月份,山東全省PM2.5同比下降11.5%,而京津冀三省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2.6%,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下降幅度均超過20%以上,明顯高于山東的改善幅度。特別是河北省,2013年PM2.5年均濃度是109微克每立方米,與山東相差11微克每立方米,但今年前三季度他們的平均濃度下降到70微克每立方米,與山東只差3微克每立方米。
山東省環(huán)保廳廳長張波表示,按照這個態(tài)勢,預計今年年底,河北省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將會趕超我省。
省會城市群是“重災區(qū)”
數據顯示,1到10月,省會城市群7市PM2.5平均濃度為7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0.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個百分點,以環(huán)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對17市進行質量排名,全省倒數前四名城市分別為淄博、聊城、德州、濟南,均在省會城市群內,今年以來,雖然濟南市的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9、10月份均居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首。
省會城市群何以霧霾難消?
省會城市群七市,GDP占全省的35.8%,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卻超過全省的46%。
首先是治污項目進展不平衡。2015年,全省列入年度治理計劃的重點治污項目共297個,目前完成率為89%,但省會城市群完成率只有84%,在完成率不足90%的7市中,省會城市群占了4個,其中聊城、淄博兩市完成率分別只有69%和75%。
再次是燃煤和工業(yè)污染較重。省會城市群是火電、鋼鐵、建材、化工等“兩高”行業(yè)集中區(qū),7市煤炭消費量占全省40%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污強度分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40%、29%、39%,超標排放問題嚴重。
三是機動車污染突出。2014年,省會城市群7市汽車保有量為473萬輛,比2010年增加65.9%,其中,濟南市增幅為73.1%。
此外,揚塵管理粗放等也是重要因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