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水庫補源提升泵站進水池及泵室主廠房基本完工,大辛河上游將“喝上”黃河水和長江水。
大辛河位于濟南東部,發(fā)源于龍洞風景區(qū)山腳,最后匯入小清河。最近,大辛河正在進行生態(tài)工程改造,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景觀提升、防洪治理、滲漏帶利用等建設,年底完工。
11日上午,龍洞山腳下的大辛河源頭,施工隊員正在建設攔蓄水壩,因為今年汛期雨水少,此時的大辛河干涸見底。濟南市排水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辛河生態(tài)治理一期工程起點為旅游路,終點為龍洞景區(qū)。
“一期工程河道全長5.6公里,今年3月開建,計劃年底前完成。”據(jù)介紹,一期工程將綠化河道12萬平方米,新建親水平臺2座、攔蓄水壩14座,投資1.4億,建成后將成為親水樂園,可與龍洞山相互襯托,讓市民實現(xiàn)游山玩水的目標。
可水從何處來?順著大辛河往下游走,來到孟家水庫,水庫東岸正在建設泵站。“利用泵站,把孟家水庫的水通過管線提到大辛河上游。”從孟家水庫到大辛河上游約有2.8公里,目前輸水管線敷設已過半。
據(jù)介紹,水庫下游方向輸水管線通往旅游路與鳳凰路交叉口,也就是大辛河一期生態(tài)工程的起點。
“大辛河景觀提升的活水其實是通過鳳凰路地下的輸水管線運過來的,目前相關建設也在緊張進行。”據(jù)悉,鳳凰路輸水管線的起點有兩處,一處是鵲山水庫、一處是濟平干渠,“通過三級泵站,經過鳳凰路、旅游路,鵲山水庫輸送來黃河水,濟平干渠則把南水北調來的長江水送到大辛河源頭、龍洞山腳。”
根據(jù)規(guī)劃,鳳凰路輸水管線建成后,每天將有40萬方水“北水南調”:一部分(每天30萬方)沿旅游路向東用于東部水廠用水、地表水轉換地下水及景觀用水;一部分(每天10萬方)沿旅游路向西經大辛河到孟家水庫,部分再由孟家水庫沿大辛河調至南部龍洞景區(qū),實現(xiàn)地表水轉換地下水以及景觀用水目標。
目前,各項工作建設順利,孟家水庫補源提升泵站進水池及泵室主廠房主體已經封頂,一期建設工程年底完成。隨著鳳凰路配套輸水管線建設推進,等到2015年夏天,游完龍洞山,再賞長江水將成為現(xiàn)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