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盡磨難的中國股市,又開端了異常漫長的和難以忍耐的熊市過程。
這輪熊市是2008年的延續(xù)自從中國股市在機構的全面看好聲中迭創(chuàng)新低以來,市場與投資者就天天盼著股市轉折,然而與投資者的預期正好相反,市場的轉折不但沒有如約而至,卻反而在熊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今年以來,市場的最大跌幅已達987.74點,幅度為29.85%,市場與投資者都蒙受了宏大的財產喪失。
從去年年底開端,我就重復指出,中國股市已進入一輪長期熊市,市場沒有上漲空間卻有宏大的下跌空間。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斷定,重要是由于三個方面原因:一是這一輪的熊市之所以是一輪長期熊市,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內在抵觸全面爆發(fā)。股市下跌固然與股指期貨的推出有必定關聯,但即使沒有股指期貨,股市照樣會走熊市行情。二是今年以來的熊市并不是一輪新的熊市,而是2008年熊市的延續(xù)和持續(xù)。在2008年,為了實現保8的目標,在實體經濟處于零下20度的情況下,虛擬經濟的溫度卻被人為地調到了零上20度,導致市場呈現了極為怪異的上漲。今年的市場走勢,實際上就是市場與投資者對去年救市政策的“用腳投票”,是市場自身在糾去年政策失誤的偏。三是美國次貸危機與歐債危機重創(chuàng)全球經濟,不要說歐債危機還在演繹之中,即使危機已經解決,那么熨平全球經濟的創(chuàng)傷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經濟轉型成功是重要條件
股市的魅力和魔力在于它的有漲有跌,既然市場現在已經深陷熊市,那就意味著牛市早晚要來。那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股市會迎來反轉進而會進入新一輪牛市呢?根據我的分析和斷定,重要需要六個方面的基礎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經濟轉型初見端倪。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現在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上。
從發(fā)展的驅動力來看,驅動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三大紅利都正在浮現出弱化的趨勢。人口紅利還在,但已不會持續(xù)太久,“劉易斯拐點”的呈現使得中國經濟的最大優(yōu)勢——成本優(yōu)勢正在逐步消散;土地紅利還在施展作用,但土地財政所導致的高房價已經成為千夫所指,土地紅利對中國經濟的驅動作用也已經浮現出明顯的弱化趨勢;中國入世所帶來的外貿紅利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宏大利益,但隨著國際貿易環(huán)境的明顯惡化,外貿紅利對中國經濟的驅動作用正在逐步削減。
從發(fā)展的制約力來看,中國經濟在發(fā)展中已經明顯地遇到了四大瓶頸:一是體制瓶頸。市場系統的不健全與市場競爭的不充分使得中國經濟缺乏優(yōu)越劣汰的自調節(jié)機制,全部經濟結構無法在市場的競爭中完成升級換代,新的經濟增加點和新興產業(yè)群也不能在這種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為經濟發(fā)展引領方向與趨勢。二是發(fā)展瓶頸。靠投資拉動的發(fā)展模式在中國已經走到了盡頭,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必須轉向以需求為導向的新發(fā)展方法與增加模式。三是環(huán)境瓶頸?烤土x環(huán)境來保經濟增加的成果是環(huán)境友愛型社會離我們越來越遠,解決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必要前提。四是資源瓶頸?柯訆Z資源來實現發(fā)展的門路已經山窮水盡。
所以,中國經濟都必須進行全面轉型。轉型的本質是培養(yǎng)市場環(huán)境與市場機制,讓全部經濟增加從以重復建設、盲目擴大的投資拉動型模式,逐步向市場導向型與需求導向型方法轉變。這將是一個漫長與艱巨的過程,一旦這種轉型初見端倪或取得明顯進展,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就將曙光初現,中國股市也就離轉折為期不遠了。
貨幣政策必須轉向
第二個條件是國際股市基礎穩(wěn)固。國際股市要實現基礎穩(wěn)固,一個必要的前提是歐債危機要得到基礎題解決,并且在其他地區(qū)不再爆發(fā)危機。如果美元從弱勢轉成強勢,那對全球經濟將最為有利。美元成為強勢美元,意味著大批商品價格會呈現全面回落,資源為王的理念將為現金為王的理念所代替,這將有利于緩解全球的通脹壓力。美元走強還會導致全球資金向美國轉移,美國經濟與美國股市將很可能一枝獨秀,這也有利于減緩國民幣升值的壓力,并會穩(wěn)固全球金融市場。美元走強還將使美國的2.5萬億美元的對外負債打折,這將大大減緩美國的償債壓力。如果呈現強勢美元的格式,那么中國的對外貿易環(huán)境就會在必定程度上有所改良,再加上中國外匯儲備中的巨額美元資產,這都會給中國股市帶來相對積極的正面影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