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剛, 名字聽著有點(diǎn)嚇人,這可不是廟里的菩薩, 而是昔日上海人的四樣經(jīng)典早點(diǎn):大餅、油條、粢飯和豆?jié){。小時候的早點(diǎn)一直就是這樣的:大餅夾著油條吃,油條包在粢飯里吃,還要來一碗熱豆?jié){過了吃, 這是上海人最大眾化的早餐。最有趣的要數(shù)粢飯, 熱騰騰的米飯放在木筒里, 包粢飯的阿姨一只手掌里攤塊濕布, 另一只手抓起一團(tuán)米飯, 放在布上攤開, 一根油條一折三放在米飯上, 再兩手合上一捏緊, 前后不過幾秒鐘, 熱呼呼的粢飯團(tuán)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吃起來一定要用兩只手, 捧著粢飯團(tuán)吃一口把飯團(tuán)捏一把,就是吃到最后一口,還要把飯團(tuán)再捏捏緊。不過那都是從前的事了,昔日遍布街頭巷尾的大餅攤難覓蹤影, 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只認(rèn)得肯德基爺爺和麥當(dāng)勞叔叔了。 偶爾也會去“新亞大包”或“永和豆?jié){”尋找童年的回憶, 那里有油條、粢飯和豆?jié){供應(yīng),不過那都是臺灣版的, 畢竟和老上海的“四大金剛”有些不同.
改良版粢飯卷
美食材料: 糯米、大米、榨菜、肉松、油條.
做法:
1 糯米和大米以2:1的比例淘洗干凈浸泡過夜后上蒸鍋蒸熟;
2 速凍無明礬油條放烤箱180度15分鐘烤脆, 榨菜切末;
3 把保鮮膜鋪放在竹簾上,勺子沾涼開水防粘;
4 舀一團(tuán)米飯?jiān)诒kU膜上,用勺子攤開壓緊實(shí);
5 中間放上榨菜、肉松和油條, 上面再鋪少許米飯;
6 提起竹簾的兩端, 用手捏緊飯卷后用保險膜包裹起來即可.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