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自秦代置縣以來來,南下戍守五嶺都龐的北方將士不少就地娶妻生子,這個偏僻小州又是歷代貶謫流放官員的最佳去所,加之還是通往兩廣驛道的必經(jīng)之路,移民不少,語言雜陳,使得這里的方言與長沙為代表的湘方言相去甚遠。譬如道州童謠:“瘸子瘸,跳上街,揀個錢,養(yǎng)奶奶。奶奶吃又吃得多,害得瘸子刮鼎鍋。刮又刮不脫,刮了一個大窟窿!标U明一下,這“鼎鍋”是指飯鍋!跋x蟲噓啊,飛到大園里呀,揀個啵啵蛋(指雞蛋、鴨蛋)啊,給崽崽送早飯啊”。為了哄小孩子睡覺,可見口語特點韻味十足!
如果你第一次到道州的話,我信任接下來你看完我的文章是絕對不會吃虧啦!作為一名游客懂一些地道的道州方言將會讓你玩得更加開心,如魚得水。何況,道州自古名勝古跡頗多:歷史名人理學鼻祖周敦頤的居住地月巖,風景奇特;清代最出名的書法家何紹基,舞文弄墨堪稱高手;寇公樓也是歷史長久,古跡斑斑。想要到這里游玩,不會點道州方言是不行的,記得我好多外地朋友過來玩,就鬧了不少笑話。
笑話一:吃飯。
大家伙在一起吃飯,一道州人吃完飯了,很客氣的和我說:“我吃完給了,你‘加屎’吃飯喔。”朋友聽完就很詫異的看著我,滿是懷疑,略帶不滿的問我:“他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歡迎我啊!干嘛要我加屎吃啊?”看,問題就出來了。我趕忙說明那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你多吃一點,吃飽一點,別餓著自己!朋友這才釋然,哈哈哈……
笑話二:孩子?鞋子!
陪朋友玩了一整天很累,休息了。第二天一早起床,發(fā)明自己的鞋子不見了,高呼:“我的孩子哪里靠了?哪么找不倒了!”朋友聽見又是一頓詫異:“孩子?你什么時候有孩子了?!”我一聽既好氣又好笑“孩子就是鞋子的意思。”又得說明一番,不然他還真得著急的去幫我找“孩子”,呵呵……
笑話三:馬拉古?石頭
有一天和朋友在道州北路閑逛,看見兩個人在爭吵。甲:“你這個短命鬼崽崽,跑這里,跑那里;再調(diào)皮我一馬拉古鑲逝世你!”朋友聽著挺好玩,就問我:“馬拉古是什么?他們看起來不像吵架啊。短命鬼崽崽又是什么?”我一笑置之,告訴他“馬拉古”就是石頭,“短命鬼崽崽”是一種俗稱,只不聽話的小孩子。
這不過是道州方言一隅,還有很多特點的俚語,民謠,土語等等。最惹人搞笑的莫過于道州的土語唱《挑擔茶葉上北京》,每次我自己一邊念唱,還會一邊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不已。
土語版本:松母桐脈秋幼秋呃,
由窩籠蘇一刷碟騰,
拳古得滅由約打咯戶喲,
由湘細面上呃將蘇格人羅喂,
……
普通話原版:桑木扁擔輕又輕呃,
我挑擔茶葉出洞庭,
船家他問我哪里來的客喲,
我湘江邊上呃種茶的人羅喂,
……
要是將這些笑話一一羅列,說不盡,道不完!不如,我跟大家簡略的將道州方言做一些詮釋,讓大家細細品味。譬如雞腿不喊雞腿,喊霸腿;豬肉不喊豬肉,喊霸霸如。捆起來不喊捆起來,喊逃起來。青蛙不喊青蛙,喊麻拐。聰慧不喊聰慧,喊蠻很。吝嗇不喊吝嗇,喊好精剛。扇一耳光不喊扇一耳光,喊虎一耳屎或者是攀一耳屎。找打不喊找打,喊皮子癢。錢多不喊錢多,喊錢多老打卵拋。著急不喊著急,喊腳急。去了沒不喊去了沒,喊克國老沒有。美麗不喊美麗,喊好乖。神經(jīng)病不喊神經(jīng)病,喊顛子鬼。叫花子不喊叫花子,喊討吃的或者是告發(fā)子。打一巴掌不喊,喊虎你一耳屎。睡覺不喊睡覺,喊睡告。偷懶挨罵不喊挨罵,喊打擺子可了,懶起窩牛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