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再度踏訪北大,北大老師和一些學友呼吁社會對柳智宇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打擾,還他清靜,同時也勸他慎重考慮自己的選擇。
居士義工證實——
他滿腹心事
昨天清晨早膳前,龍泉寺有義工和居士在寺內見到柳智宇,他一襲灰衣灰褲,標準的“凈人”裝束!拔覀冚p聲喊他‘師兄’,他沒有應聲,只是微微點頭,顯得滿腹心事”,事后有義工告訴記者:柳智宇明顯感到了壓力。
與北京一些香火鼎盛的寺院不同,龍泉寺顯得清靜,但慕名而來的居士義工不少。一位居士說:“今年農歷9月19日,寺里將舉行剃度儀式,這一批大約有20位凈人正式皈依佛門!
父母憔悴呼吁——
別打擾孩子
最近兩天來,柳智宇的父親已不愿接聽陌生來電,謝絕媒體采訪。他對兩家京城媒體記者表示:不希望媒體過多關注,影響孩子的心緒。
柳智宇的父親現(xiàn)在講話聲音沙啞,直言現(xiàn)在家人很疲憊!白屗怯睿┣屐o清靜,不要再打擾孩子了”。
他介紹:去年,柳智宇向麻省理工學院提交申請,并在今年收到了對方的通知書。柳智宇原定今年7月9日畢業(yè)返家,但當晚柳智宇給家人發(fā)短信表示自己暫時不回家了,而且拒絕了之前收到的麻省理工學院錄取通知書。隨后他們得知,柳智宇欲出家修行。“我們去北京找過他,沒有說動,回來后他母親還病了一場。我們理解孩子自由選擇人生,但為人父母,如果孩子真的出家,心里還是很難接受。合適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去一趟北京,跟孩子再溝通一下”。
北大——
拒絕公開評價柳智宇對錯
記者再訪北大宣傳部,接待老師表示學,F(xiàn)在不方便就此事公開表態(tài),她同時表示:北大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學府,不會評價柳智宇行為的對與錯。
在北大數(shù)學科學學院,學生工作組的劉雨龍老師連說了上十個“抱歉”,婉拒了記者的采訪申請。該學院的孫啟明老師表示,柳智宇是該學院2006級本科生,目前學院剛從網(wǎng)絡等渠道了解到信息,正在了解具體相關情況,不便發(fā)表評論。
當天下午,數(shù)學科學院一場對外開放的報告會,路過的記者聽到前排幾位教授聊及柳智宇出家之事,遂入教室內,旁聽了兩個小時的幾何學講座。報告會結束后,記者向參加報告會的中科院院士、著名數(shù)學教授田剛了解對此事的看法,田教授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不好說”。一旁有學生告訴記者:田剛教授是放棄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職位,毅然回國教書,為此導致家庭失和。北大像這樣的牛人很多,他們的選擇,不可以常人眼光來衡量。
耕讀社——
三任社長向佛修行
在北大就讀期間,柳智宇曾經參加過學校里的兩個社團,一個是禪學社,另一個是耕讀社。離校前,他任耕讀社社長。
耕讀社一位前社員透露:“除了柳智宇,耕讀社還有兩位社長已經出家。第一位出家的社長就是耕讀社的創(chuàng)辦人,原北大哲學系碩士鄧文慶。這件事情涉及別人的個人隱私,對他的選擇我也不好表態(tài),但是我們很多社員對此并不認可。初入耕讀社時,社團打的旗號原本是‘推崇健康生活,回歸傳統(tǒng)文化’,社員們在一起閱讀的多是儒家經典書籍,但是后來偏重于禪學!
禪學社——
智宇行為與己無關
針對本報此前報道柳智宇大學期間參加禪學社活動,北大禪學社7日專門發(fā)表了聲明:“禪學社是以中國禪文化為指導思想的北大學生學術社團。柳智宇曾于2006年加入北大禪學社,但其后除社內少數(shù)合唱活動外,很少參與社團活動。2008年起,柳智宇連續(xù)兩年任北大耕讀社社長,已然淡出禪學社;其個人的學習方向,也轉向龍泉寺,偏離禪學社主旨(龍泉寺并非禪學社‘以禪文化為主旨’活動的參學對象),其后的個人行為(無論是否其選擇出家),均與北大禪學社無關。禪學社尊重每一位社員及北大同學的選擇自由,對個人行為無權干涉或發(fā)表任何評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