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起碼可以分為兩種精力依托的主線。一條主線是一生哲學似的唯美尋求。這種精力依托不在乎是否達到自己的預期,它在乎的是我們不懈尋求的努力和動力。即使我們到了耄耋之年,并沒有什么勞苦功高和宏大成績,但我們拍著胸脯說,我們已經(jīng)努力過了,我們已經(jīng)舉動過了,我們已經(jīng)瞻仰過了,我們已經(jīng)實現(xiàn)過了,雖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處所。通常,我們不會制定具體的打算和目標。我們僅僅只是對自我靈魂向前摸索作出一種導航和指引,告訴自己走的方向是對的。例如,我們對自己說:幻想不要滿載,只要開心、健康和心坎的溫暖。這幾句話看似十分的抽象,但它卻可以引領我們靈魂的指向。起碼,我們知道,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一生就會有所收獲。當我們感到沮喪,走到人生的低谷之時,只要我們偶爾抬頭看看這幾句話,那顆煩躁、沉重、無所依附的心頓時有了支撐點和著落點,本來,我要的生活是這樣呀!
同時,還有一條精力依托的主線,它在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目標和精力尋求。當我們年少時,我們尋求的是好好學習,成為學校老師的驕傲、父母的驕傲。在這個階段,我們所有的行動都會繚繞這條精力主線來進行。它的實現(xiàn)有一個默認的基礎前提,即我們認可它的價值路線并能自律。當我們參加工作的時候,也許我們的精力主線轉變了方向,“認真工作、實現(xiàn)社會價值、肩負家庭義務等”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價值依循。
在第二條精力依托的主線中,我們常常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變更,一不警惕就背離了第一條精力主線。
當我們履內行庭任務的時候,每天要按時上班賺錢養(yǎng)家,下班回來要主動做家務,還要帶著小孩占用自己的雙休日出去旅游,你忽然感到好累,不解和困惑著:我每天都在努力著,卻并沒有讓我快活,反而把我的生活變成一個沒有停頓的陀螺。我為何要每天這樣的生活,于是你就會對第二條精力主線產(chǎn)生質疑,我為之付出的努力,為何沒有讓我得到心坎的溫暖?這條主線是不是有方向的偏移呢?當你在困惑之時,也偷偷的作出了轉變,重新制定生活目標,重新安排生活打算。你每天瀟灑的走入歌廳舞廳麻將館,不再關心丈夫和孩子,也不再求精于工作,慢慢的,越走越遠,越走越累,越走越困惑,越走越徘徊。當你懵懵懂懂的跌跌撞撞,走到某一天,你看到自己滿頭白發(fā)、事業(yè)仍舊一無所成,看到佝僂的身軀、孩子的世界中已經(jīng)沒有你的影子和記憶、朋友同事們再也無法認識你的時候,你的精力依托瞬間坍塌。你猛的大叫:天啦,我這是怎么了?我的世界怎么變成了這個樣子?我的一生畢竟在尋找什么?
你坐下來,慢慢的思索,我畢竟錯在哪里了?我的第二條精力主線為何到最后沒有與第一條精力主線相契合?也許,那個時候,我真的很累,什么也不想背負,草率的轉變了第二條精力主線。然而到如今,我才發(fā)明,該你背負的,永遠都需要去背負,即使再苦、再累,只有這樣,最后才干得到“心坎的溫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