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級丹”到“林退退”,國羽男單一哥林丹正在艱難適應從掌聲到罵聲的轉(zhuǎn)換,這一切都源于他一年之內(nèi)5次退賽所引起的巨大爭議。明年倫敦奧運會重任壓肩,林丹為國家利益而退,他的隊友陳金和諶龍是直接受益者,這是合理利用國際羽聯(lián)的規(guī)則,無可質(zhì)疑,中國羽毛球隊以“退”為進的策略,堪稱完美陽謀。
林丹、諶龍和陳金目前分別是世界排名第二、第四和第六,若想拿滿奧運男單的三個參賽席位,三人就必須在奧運積分賽結(jié)束后全部躋身前四。為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以確保倫敦奧運會男單金牌不旁落,中國羽毛球隊如此用心良苦,也合情合理。在不久前結(jié)束的羽毛球中國大師賽和日本公開賽中,林丹均在半決賽中選擇了退賽,而他的對手分別是陳金和諶龍,這也成全了小將諶龍的兩次奪冠。
正如硬幣擁有正反兩面,林丹在圓滿完成退賽任務后,他的舉動受到了對手、部分球迷和媒體的批評和炮轟。林丹的死敵李宗偉抱怨說:“我想在決賽碰林丹而不是諶龍,我想報仇!”一些大感被欺騙的球迷炮轟林丹,并給林丹送上了“林退退”的外號。對此,林丹是無奈甚至酸澀的。
林丹5次退賽,達到了為陳金和諶龍?zhí)矸值哪康,但這背負罵名的策略,又把中國體育“奧運戰(zhàn)略”推上了太過功利的風口浪尖。在中國乒乓球、羽毛球,內(nèi)部隊員互相讓球已有傳統(tǒng),但這主要是為了國家利益的大局不得已而為之,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為了陳金和諶龍順利進軍倫敦奧運會,林丹會退賽嗎?
批評也好,怒罵也罷,生活依舊繼續(xù)。距離倫敦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林丹退賽是對是錯,沒有答案。但林丹此番“退賽”事件引起風波,倒讓人想起了剛剛宣布退出國際羽壇的鮑春來。和林丹一樣,鮑春來同樣為中國羽毛球隊“奧運戰(zhàn)略”的大局而退,他的退出更加徹底和沉重,但陳金和諶龍的迅速上位,則為中國羽毛球隊確保倫敦奧運會男單金牌增加了保險系數(shù)。換做其他國家隊,他們同樣會如此考慮,否則就是腦子有問題。
金牌會淹沒一切批評聲,國羽以“退”為進的戰(zhàn)略,最終贏得的將是鮮花和掌聲。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