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3月7日訊(記者 王心融)驚蟄已至,催萬象更新,濟寧廣袤農田里的返青小麥綠得賞心悅目。
當前正值小麥春季管理關鍵時期,3月6日,在汶上縣苑莊鎮(zhèn)的麥田上,三臺“高地隙”植保機正排成一行,緩緩展開12米的噴幅向田里灑著細細的藥霧。三輛車,五個人,一天就能輕松完成600畝地的除草劑噴灑。
“這個時節(jié)主要是打除草劑,把雜草壓下去,為糧食高產打好基礎!叩叵丁挠盟幜看,噴霧均勻,比無人機蓄水量高,效率也高!便肷峡h金豐公社總經理趙俊杰向記者介紹,公社目前有植保機械100臺,收割機械與動力機械200臺,可以為農戶提供全程托管服務。
“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但農業(yè)生產錯過一季就少一茬,春耕生產絕不能耽擱。我們在指導農民搞好防疫的同時,更要做好春耕備播、麥田春管!便肷峡h農業(yè)農村局植保站朱慶榮站長介紹,汶上縣70萬畝小麥總目前已進入“起身期”,也就是從匍匐狀逐漸“挺直腰板”!皬亩轮邢卵_始防治小麥病蟲害、草害以來,目前整體防治面積已達40萬畝。”
在兗州區(qū)大安鎮(zhèn)唐營村的家庭農場,噴灌機正為青綠的麥苗“補充午后水分”,高高的水霧揚到空中,一邊25米、共計50米的噴幅,全天能噴灌20畝的麥地。在這片100畝的麥田中,不見扎堆忙碌的農戶,只有兩名經過培訓的農機手對機器進行著操作。目前,兗州區(qū)小麥也處在返青期到起身期的過渡,這一時期是春季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種類繁多的農業(yè)機械已成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的關鍵要素。
疫情防控期間,濟寧市農業(yè)部門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指導廣大農民搶抓農時,穩(wěn)步推進春季農業(yè)生產各項工作。
兗州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農技站站長王燕介紹,疫情期間,農業(yè)農村局推行“互聯網+農技推廣”服務模式,組織全區(qū)農業(yè)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和近百名農技推廣骨干建立微信群,打通“信息孤島”,全力以赴做好春耕生產、麥田技術指導、農資供應等服務。“目前,兗州區(qū)31萬畝小麥春季化學除草已基本完成,專業(yè)技術人員也將繼續(xù)跟蹤指導,做好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夏糧增產豐收。”
截至3月5日,濟寧市523.8萬畝小麥已完成施肥173.8萬畝,澆水17.1萬畝,劃鋤16萬畝,鎮(zhèn)壓13.6萬畝,病蟲害防治170.4萬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