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靜收養(yǎng)的流浪狗
離別前,潘靜深情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潘靜,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姑娘。曾經(jīng),圍繞在她身上的是無數(shù)光環(huán),“流浪狗的媽媽”、“愛心天使”、“濟寧第一家合法流浪犬救助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因為這些光環(huán),她也吸引了很多稱贊或嘲諷的眼光,成了不少媒體頭版的封面人物。而如今這些光環(huán)對她而言,像是孫悟空腦袋上的緊箍咒,摘,摘不下來,戴著,卻又有著無法言說的痛。
14年來,她先后救助過上千條流浪犬,直到今天長期收養(yǎng)在身邊的還足足200多條?墒,狗狗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她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照顧狗狗,她辭了工作,每天只能靠賣點小日用品養(yǎng)活“這一大家子”。如今,父親不幸去世、母親要靠自己贍養(yǎng),收養(yǎng)的流浪犬更是耗盡所有積蓄。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租來的狗舍房租也即將到期———繼續(xù)養(yǎng)狗,兜里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不養(yǎng),可又舍不得丟下這200多條命。
收養(yǎng)流浪犬,或許就是命中注定,變都變不了
25日早晨9點,潘靜駕駛著一輛破舊的電動三輪車去看望她的狗狗們。順著荷花路一直往南,在靠近鐵路的地方沿著一條泥濘的小路再往東,路很不好走,潘靜的電動三輪開得也很慢,可是破舊的車身還是搖搖晃晃,讓人有種隨時都要摔倒的擔(dān)心。大概開了2里地,南辛莊一處破舊的民房前,潘靜停了下來,這里就是她每年花一萬塊錢租來的狗舍;蛟S是對潘靜車子的響聲太熟悉,就在車子停下的剎那,院子里的狗忽然一下叫了起來———“叫,就是知道我來了”,仿佛自我夸贊一樣,潘靜一邊說著,一邊穿過成堆的舊家具、打開一扇銹跡斑斑的大門,熱情地和狗狗們親近著———“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古人詩句里的浪漫,放在現(xiàn)實里,總是意想不到的凄涼。
潘靜說,自己收養(yǎng)流浪狗的經(jīng)歷從2001年開始,至今整整14個年頭了,F(xiàn)在想想遇到的第一只流浪犬,就像命中注定一樣。那是夏天的一個傍晚,潘靜到古槐夜市買東西,走著走著忽然覺得腳邊軟軟熱熱的一團,低下頭一看,竟然是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狗舔她的腳!八拈L度也就10多厘米,渾身臟兮兮的,毛都翹著,像一只小刺猬。更可憐的是,它的眼睛淚汪汪的,就像是一個孤兒一樣,委屈、無助,想尋求一個家,可是卻又充滿了膽怯與害怕?吹侥请p眼睛,我想都沒想就把它抱回了家。”潘靜說,也就是從那以后,她收養(yǎng)流浪狗的熱情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從三五只到十幾只,一直壯大到上百只。
潘靜說,起初自己和別人合租房子,后來收養(yǎng)的狗多了,舍友全都嫌棄地搬走了。實在沒辦法,潘靜只能又租了一個儲藏室。后來,又租下一個小院子,待狗狗們增多到100多只的時候,不得不尋找郊區(qū)的大院子,F(xiàn)在,潘靜在南辛莊租的這個舊房子一年就一萬多房租,盡管這樣的價格遠遠超出房屋應(yīng)該具有的出租價格,可她還是很滿足———狗狗太多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出租,能租到這樣一個有大院子的地方已經(jīng)很欣慰了。
養(yǎng)狗就像養(yǎng)孩子,既然進了家就沒有再丟的理兒
潘靜出生在梁山徐集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父親是鄉(xiāng)村教師,母親就是普通的家庭主婦。與很多的愛狗人士不同,潘靜的家庭條件不僅不富裕,反而有些清苦。潘靜說,大學(xué)剛剛畢業(yè)的時候她做過電腦公司的職員,還做過家教,收入還算不錯,養(yǎng)幾條狗完全不在話下。后來流浪狗收養(yǎng)的漸漸多了,沒時間照看,就只能辭掉穩(wěn)定的工作,單做家教。再后來,狗狗發(fā)展到了上百只,她連家教都不能做了,只能打些零工維持生活。如今,潘靜的流浪犬救助中心里有兩百多只狗,光每天的喂食、打掃就得花掉近十個小時的時間!皫缀趺刻煸绯9點,我都到農(nóng)貿(mào)市場雞販子那里買雞內(nèi)臟,然后拌上玉米面、饅頭,開始熬制狗糧。一鍋狗糧得熬上45分鐘,200多條狗,我得熬整整8大鍋才夠。通常喂完了狗,就到了下午四五點鐘。這時,我還要打掃狗舍,清理狗便,等把垃圾全部推出去的時候還得再耐心看看每一條狗?纯催@條生病了么、看看那條的傷好了嗎?尤其是對于那些剛剛撿回來的狗,通常它們都是帶病來的,就更得注意……”潘靜說,結(jié)束完狗舍里的全部勞動,幾乎都要在晚上八九點。這時,體重不足100斤的她通常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好幾次,她干脆懶得再趕回十幾里地外的住處,直接在狗舍的大門底下鋪上一個編織袋,湊活著睡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