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綜合報道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24日報道,巴西里約熱內盧昨日釋放近萬只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用來抑制登革熱的傳播。
這項實驗由巴西國家實驗室Fiocruz發(fā)起,致力于消除登革熱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此次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一萬只蚊子將會在四個月內被分批釋放在里約熱內盧市四處郊區(qū)。首先釋放的地點則選在里約熱內盧北部的圖比亞坎加。
隨著大量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被釋放,它們會迅速繁殖,在數量上逐漸成為蚊子主體,從而減少因蚊蟲傳播而導致的登革熱病毒的蔓延。
該項目負責人盧西亞諾·莫雷拉說:“我們的研究小組每周都會前往這4處郊區(qū),用特殊陷阱捕捉蚊子,進行分析!睋ぃ擁椖繒^續(xù)跟進并擴大研究范圍,并于2016年評估實驗結果。
自1981年起,登革熱病毒在20多年后再次侵襲巴西,在之后的30年間,巴西境內報告了700萬病例。巴西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登革熱傳染病高發(fā)地,在2009年至2014年間,共有320萬病例,有800人喪生。
國際臺
原理:影響蚊子繁殖
沃爾巴克氏菌可在60%的昆蟲體內找到,可阻斷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的繁殖。
此外,沃爾巴克氏菌具有極強的繁殖性。當被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授精時,體內沒有該菌的雌性蚊子所排卵子不會形成幼蟲。當雄性與雌性蚊子都攜有沃爾巴克氏菌或只要雌性蚊子感染該菌,其后代都將攜有沃爾巴克氏菌。
所以,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會逐漸占據支配地位,即便研究人員不再繼續(xù)釋放受感染的蚊子。國際臺
不會傳染給人類
據報道,該實驗于2012年啟動,除巴西外,還在澳大利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開展。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2008年開始研究沃爾巴克氏菌。因為擔心這種細菌會傳染給人類和家畜,研究人員用自己的胳膊喂養(yǎng)受感染的蚊子。但結果表明,蚊子不會把這種細菌傳播給人類。王裳
專家:不會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
雖然研究人員還不能搞清,為什么那些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子體內沒有沃爾巴克氏菌。但他們認為釋放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不會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
莫納什大學科學學院院長斯科特·奧尼爾說,消除懷疑的關鍵是研究的透明,提供獨立的風險分析,并將研究發(fā)現刊登在高水平的科學雜志上。蘆杭
其他預防登革熱的措施
注射疫苗
去年泰國研發(fā)出一種疫苗,雖然效果不如預期,但卻顯示出對登革熱病毒四種類型中的三種有效。并且更多的疫苗還在研發(fā)中。
投放基因被改變的蚊子
●投放“絕育的”雄性蚊子。
●投放成熟之前就會死掉的蚊子。
小常識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是由屬于黑斑蚊(也稱艾迪斯蚊、伊蚊)的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先叮咬患者后,成為“病媒蚊”,其他健康的人可能因這只病媒蚊叮咬而感染。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郁癥狀,偶然病者會惡化至登革溢血熱,并進一步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登革熱產生的并發(fā)癥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王裳
蚊子生活史可分成四個階段:
卵:按蚊和家蚊約在2天內孵化,而伊蚊則在3至5天。
幼蟲: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維持10至14天。
蛹:經2天完全成熟。
成蟲:在自然條件下雄蚊交配后約7~10天死亡,雌蚊一般可活1至2個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