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棗莊也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了 中河月河段申遺成功
如今的月河。
本報棗莊6月23日訊 6月22日上午10時許,在卡塔爾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及第46項世界遺產(chǎn)。
作為大運河申遺城市之一的臺兒莊,憑借3千米古運河河道(月河段)、11座古碼頭、960米的古駁岸、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chǎn)點入選其中。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也意味著臺兒莊區(qū)首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誕生。申遺的成功讓一直奔波于大運河申遺的臺兒莊文廣新局的文物科科長龍科長頗感欣慰,“奔波忙碌了那么久,付出終于有了回報。”龍科長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大運河棗莊段,文物古跡眾多,遍及運河兩岸,尤其是臺兒莊城內的3公里運河古道,是目前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運河河段之一,被稱為“活著的運河”。京杭運河途經(jīng)臺兒莊,在這里形成了獨特的魯南運河文化,但由于運河航運的衰落,微山湖以北地區(qū)的所謂運河實際上只剩下干枯的河床,成為歷史遺跡。目前仍在起直航作用的只有臺兒莊到微山湖這一段,而運河文化的實物遺址保留下來的、真正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和體量、有生活氣息的,只有臺兒莊運河街區(qū)。這里保存基本完整的古街巷、古建筑、古民居、古碼頭、古村落等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北方地區(qū)獨具一格,具有“遺產(chǎn)村莊”的性質。特別是與運河古碼頭連為一體的古街區(qū),臨水而建,與江南水鄉(xiāng)極為相似,但又有自身的特色,這里的建筑融南北特征于一身,成為南北文化的交匯,融合的典范。
據(jù)了解,此次申遺成功的臺兒莊河段的正式名稱為大運河遺產(chǎn)中河臺兒莊(月河)段,自棗莊市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啟動以來,棗莊市臺兒莊月河段、石駁岸碼頭群和古城都被納入到省級保護規(guī)劃中,其中大運河中河臺兒莊段3公里河道已經(jīng)納入首批大運河申遺驗收點,其保存完好的駁岸和沿岸的11處古碼頭有著不小的功勞。
-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