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繪制濟南最火小吃地圖 這些年我們吃過的小吃
天天排隊的胥記面館。本報記者許建立攝
在濟南的大街小巷,總有一些地段不起眼卻香味四溢的街頭小吃讓人流連忘返。這些小吃火不火,最簡單的評判標準就是看看有沒有人排隊,這種排隊不僅是一兩天,而是天天見。為體現(xiàn)濟南的"吃范兒",本報記者梳理20余家需要排隊才能買到的美食小吃,為您提供一份詳盡的"排隊小吃"地圖,讓我們一起品味"舌尖上的濟南".
傳統(tǒng)美食贏得好口碑
"甜沫唐,油旋張",這兩樣堪稱濟南美食雙絕。每天清晨,如果你為吃甜沫而去位于和平路一處并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排隊,一點也不"冤".甜沫唐和平路店主李煥玲說,甜沫唐是老字號,老手藝世代傳承,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五代了,這甜沫用什么料、怎么做,都是老一輩認認真真一代代囑咐下來的,怠慢不得。走進大觀園,不難看到有著季羨林老先生親筆題字"軟酥香,油旋張"的招牌。"油旋張"店主張士華是個地道的老濟南,從爺爺輩起便經(jīng)營油旋生意,在濟南闖出了不小的名聲。2000年左右,學者蔡德貴教授前往大觀園為季羨林先生購買油旋,季老吃后贊不絕口并親自題字,一時間傳為佳話。只要是老濟南人,逢年過節(jié)沒吃過老玉記扒雞的人很少,這座百年老店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美食標桿。在解放橋附近,"德州高家扒雞"也是一家需要排隊的老店,雖然只有20年的歷史,但是從店前排隊的人數(shù)也可看出扒雞的美味。
"新生代"餐館當仁不讓
在芙蓉街附近,有一家"義興風味館",能吃上這家的菜品,可以說是"人品大爆發(fā)".在濟南經(jīng)營18年的義興風味館,可謂濟南新生代飯店中的一塊特色招牌,剛開張,這家餐館便受到80后的追捧。經(jīng)常去芙蓉街的"吃貨"們,肯定知道"衛(wèi)巷快餐",這家餐館雖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其結賬的時候只使用算盤,也算是"奇觀"了。店里的"老三樣":爽口黃瓜、粉皮炒肉、椒鹽魷魚,以簡單好吃、上菜迅速,在濟南美食界同樣占有一席之地。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個性化的美食怎能少。說起"萌氣"十足的丸子,楠楠章魚小丸子可是很多年輕人的最愛。筋道的章魚段藏在丸子中,撒上墨魚片和不同口味的醬料,現(xiàn)做現(xiàn)賣、很受歡迎。安佳蛋撻被"盛傳"是濟南最好吃的蛋撻,而且還沒有"之一",每天排隊買蛋撻的年輕人可以證明這一點,這些恰恰是"新青年"們扎堆的地方。
"吃四方"體現(xiàn)濟南人的"包容"
濟南人愛吃,不僅愛吃本地美食,其他外地美食,只要做得精妙,符合濟南人的口味,也是來者不拒,充分體現(xiàn)了濟南人民"吃四方"的精神風貌。"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吃一碗油潑面喜氣洋洋,油潑辣子少了嘟嘟囔囔。"油潑面是陜西很有特色的一種面食,閆濟和油潑面將純正的陜西風味帶到了濟南,并在小巷子里美名遠揚。鮮香誘人的面一上桌,熱情的老板親自給你拌好,再來幾片茶干、醬豆腐,別具風味。這家店的面積不是很大,去吃面的人想搶到一個座位卻并非易事,記者親自體驗過喲。說起餡餅大家并不陌生,餡餅種類千千萬,有特色的倒也不少,位于濼源大街上的矮子餡餅以外來戶的身份"征服"了泉城"吃貨".矮子餡餅是創(chuàng)始于湖北荊門的小吃,外皮酥軟、餡料香甜,熱也酥、冷也酥,老人小孩都宜食用。面皮的口感很像層層疊疊的蘇式月餅,不粘牙,入口即化,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