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日本山口福祉文化大學從2001年起接收中國留學生就讀,并開設陶藝文化、高爾夫文化等特色專業(yè)學科。但部分目的不正的留學生拿到簽證后不去上課,而是跑到大城市去打工。學校據各種原因對127名中國留學生作出開除學籍的處分,日本入國管理局也因此對這些留學生進行不出具在留資格證明的處罰,并指示學校敦促被開除學籍留學生回國。此事在日本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山口福祉文化大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67年開設的萩女子短期大學,是山口縣內日本海一側唯一的4年制私立大學。如今,山口福祉文化大學全面更換了領導層,打算加強對留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記者因此走訪了新任理事長龜井郁夫,了解他對中日教育文化的理解,以及對留學生教育的認識。
記者:中日兩國在文化上雖說是一脈相承,但是雙方又各具特色,所以20多年來不少中國學生選擇來日本留學。請您談一談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應如何學習、學習什么?
龜井郁夫:日本從明治時代開始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其基本的東西我認為就是努力,日本國民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這一點上兩國國民是一樣的,中國人在改革開放以后取得的成就,同樣是努力的結果。而日本現代的成功,主要是因為歷史傳承做得好,明治時代的精神和理念被沿用至今,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我們這所大學也是希望傳承這樣的思想和精神理念。
所以我希望中國留學生能夠認真地學習,首先就是要端正態(tài)度,正確了解和理解日本。在日本的發(fā)展歷史過程中,這種觀念在學習外國先進技術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日本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大學里學習,他們首先尊重老師的想法,在此基礎上為了學習更多更好的東西,自己不斷地去探索和研究。我希望中國留學生能夠學習這些日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日本有很多好的東西值得留學生去學習。學習成功后希望他們能把這些帶回中國,或者是去日本企業(yè)工作,這都是很好的事情。
記者:有媒體報道,2008年山口福祉文化大學開設東京衛(wèi)星教室以后,一些留學生因為超時打工、生病等各種原因長期曠課而被開除學籍。您對這件事怎么看?
龜井郁夫:首先我很理解每天忙于學業(yè)和打工的留學生。我在大學時代,一周也打工28個小時左右。但是那是為了生活、為了學習、為了能攢錢到學校去讀書。雖然我白天打工,晚上回到家我還是認真學習,而且我從來沒有缺過課。
我想對中國留學生說的是,打工雖然重要,但是打工不是一切。應該學習更多的東西。我記得在學校還叫萩大學的時候,當時好多中國留學生不是為了學習的目的來留學的,不少人拿到簽證以后就不來學校了。當時來了大約200名中國學生,不到兩三周就只剩下了二、三十名,他們很多人去了東京或大阪打工去了。
現在好了,現在的中國留學生幾乎沒有這種事情了。大家認真學習日語,取得了日語一級資格,然后還認真地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當時媒體對這些情況是做了報道,但我認為這樣的問題不僅是我們學校有,這是留學生中的一個共通的問題。
我想對留學生說的是,既然通過一些考試來到了日本留學,就應該好好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希望留學生們能夠利用這樣難得的機會認真學習,取得優(yōu)良的成績,或回國報效祖國,或去日企工作。打工只不過是維持生活的一個手段而已。我們學校就是想培養(yǎng)認真學習并能取得優(yōu)良成績,并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留學生。為了多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我們學校會付出努力,并為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我相信留學生們比我年輕時遇到的困難要多。畢竟是來到異國他鄉(xiāng),一切都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基礎和幫助。我們也考慮到了各種因素,為留學生們準備了各種獎學金,同時還盡可能降低學費。對學校來說有些事情能辦得到,有些辦不到,但是我們會對那些努力學習的留學生提供各種優(yōu)惠措施。我本人是在昭和28年進了大學,我是個農村的孩子,在沒有進入大學之前父母給我寄了生活費,但是我進了大學以后就不要父母寄生活費了。我通過打工維持生活,然后我又申請到了獎學金。我也是通過努力學習才有了后來的成績,F在的留學生們每個人都是在這樣做,我非常感動。為了學習而打工的留學生都是好樣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