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舞蹈表演。
精彩的舞蹈表演。
10月24日訊 據(jù)《齊魯晚報-今日運河》報道,23日上午,“九九重陽節(jié) 濃濃敬老情”文化活動暨鳳凰臺古廟會啟動儀式在任城區(qū)南張街道鳳凰臺村隆重舉行,為期7天的古廟會拉開帷幕。舞獅表演、老年腰鼓表演、豫劇大聯(lián)歡、羊抵頭……廟會期間,每天都有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上演!
早上8點,住在南張街道鳳凰臺村的村民陳蘭就帶著孫子南南來到鳳凰臺前觀看演出,“村里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只是過年過節(jié)時許多村民到鳳凰臺里燒香祈福。”獅子舞動、腰鼓表演、川劇變臉……精彩的演出把啟動儀式推上了高潮,鳳凰臺廣場擠滿了觀看表演的群眾,有人甚至站在房頂上看。精彩的川劇變臉,演員一眨眼的工夫就變出不同畫面的臉譜,贏得群眾陣陣掌聲和叫好聲。在古廟會啟動儀式上,任城區(qū)南張街道企業(yè)家還向高齡老年人代表發(fā)放了敬老金!
南張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崗說,今年正式將古廟會啟動,以后每年的元宵節(jié)、臘八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會舉行廟會,以鳳凰臺景區(qū)為依托,將活動與歷史悠久的鳳凰臺古廟會相結合。通過舉辦民間傳統(tǒng)文藝表演、莊戶劇團表演以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商品、食品展銷等精彩紛呈的古廟會活動,吸引市民前來景區(qū)祈福、休閑觀光,提升鳳凰臺景區(qū)美譽度,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延伸閱讀>> 鳳臺夕照、景像繁榮 鳳凰臺廟會歷史悠久
與廟會上的熱鬧相比,座落在廣場南部的鳳凰臺則顯得厚重沉穩(wěn),青磚包徹的臺基顯出歷史滄桑感!啊P凰臺’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經近代專家認證,鳳凰臺即‘太昊祭祀臺’,是古代先民祭祀‘百王之首’‘人文始祖’伏羲的地方”。鳳凰臺管委會副主任鄭新龍說,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培訓班在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文化堆積層厚達十幾米,蘊藏著豐厚的遺存,底層屬“龍山文化”遺存,中層為商周文化遺存。
據(jù)了解,鳳凰臺自宋元以來商貿繁華。明代萬歷年間,由運河總河軍門劉東星倡導,集當?shù)財?shù)村之力,在臺上創(chuàng)建“觀音堂”,又名“鳳臺寺”。農歷二月十九日逢觀音圣誕,“鳳凰臺”廟會憑運河水運優(yōu)勢,南北商賈云集,東西販運輻湊、熱鬧非凡,為魯西南春會之首,繁榮景象數(shù)百年不衰!
“2005年,任城區(qū)對遺址進行修復,臺基用青磚包砌,正門為長15.8米的御道,御道兩側各有36級臺階,臺上建有大殿5間,全木結構,殿內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佛像,墻壁繪有佛教內容的精美壁畫!蹦蠌埥值擂k事處主任范永全說,山門內有一只檀木精雕祥鳳一只,高1.62米、重300公斤,為國內最大的檀木鳳凰。山門外一條20余米寬的梧桐大道,筆直平坦,入口處建一密檐式牌樓,臺前端置高5.8米為全國之最的銅鑄“任城寶鼎”,在歷史上,就有“夕照鳳臺”之說。(記者 范少偉 通訊員 魏騫 曹翠蘭)
相關鏈接:
九九重陽節(jié) 到濟寧鳳凰臺古廟會上逛一逛(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