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嘉賓發(fā)布幸福12條
在今年節(jié)目現場,成龍、楊利偉、鄧亞萍、郎朗、于丹、張譯、撒貝寧、王小丫、董卿等社會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會首次發(fā)布《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
國際巨星成龍在講述自己成長的經歷時,幾乎落淚:“以前拍戲時一摔,骨頭都摔斷了,導演問能不能行,能行,等到拍戲結束,然后趕緊送我上醫(yī)院。從頭發(fā)、肩、指甲頭、腳指頭、指甲、頭,全身我都受過傷,真的,每一寸我都受過傷,我比他們付出更多,我付出,我是用生命努力斷手斷腳、汗、淚、血換回來的今天。”,最后,成龍通過自身的經歷講述了一條幸福宣言“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鄧亞萍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從一個矮個子、不適合打乒乓球的女孩到登上世界冠軍的舞臺,然后上清華大學,到哈佛念博士,每一次突破,都是自信拼搏的結果,她的經歷講述幸福的另一條“我要自信,相信并發(fā)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著名學者于丹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個母親的角度,深情講述了孩子們的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好的成長是快樂的,是健康的,從孩子的心靈到身體,都蓬蓬勃勃,而且充滿自信的成長,比一個階段性結果,標準答案式的成績更重要!”
航天英雄楊利偉則通過自己的感受,總結出幸福需要奉獻,“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點點幫助,我們一定會收獲幸福和快樂。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為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人們去貢獻一份奉獻,去貢獻一份愛心,去提供一點點幫助,我們一定會生活在幸福當中”。
法網冠軍李娜在節(jié)目中通過自己經歷和感受總結出幸福來自于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贏”。
這份宣言,雖然沒有辦法涵蓋所有對“幸福”的定義,但是滿含來自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的殷勤期盼,主持人撒貝寧也在現場倡議全中國所有的中小學生一起來完成這樣一份“幸福”的作業(yè)。
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強調“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幸福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多幸福的能力,針對今年“幸福”的主題,節(jié)目組開展全面征集《兒童幸福成長宣言》活動。自今年《開學第一課》新聞發(fā)布會舉辦以來,節(jié)目組聯系百家媒體總編征集幸福方法,十多位教育類專家也為節(jié)目組提供了幸福金句,同時有數以萬計的民眾參與到這場幸福大討論中,為《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獻言獻策。
《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
成長 我要成長,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樂觀 我要樂觀,每天發(fā)現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學會對壓力說沒關系。
自信 我要自信,相信并發(fā)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超越 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贏。
感恩 我要感恩,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每天想三個值得感激的理由。
分享 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樂越多。
寬容 我要寬容,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
溝通 我要溝通,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也做別人的開心果。
關愛 我要關愛,和長輩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動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贊美 我要贊美,幫助別人發(fā)現優(yōu)點,也通過別人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
努力 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奉獻 我要奉獻,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