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地官員,為自己修建豪華墓地,“請過風水師花了大價錢”;在北方某香火旺盛的寺廟,有官員連續(xù)24小時燒香以祈求高升……近段時間,此類官員迷信事件頻出,而官員迷信比較共性的目的就是為了預測職位晉升的前程如何。
有反腐人士認為,官員迷信,看似屬于個人信仰問題,實則暗藏腐敗的因素。
據(jù)了解,聘請一名專職風水師的價格,保守估算也得每年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而每一次看風水以及算命運的價錢則在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對于吃財政飯的政府工作人員來說,這樣的費用無疑是天價。知情人士透露,“相關的酬勞,往往是與官員有往來的商人們支付的”
□視點關注
本報記者杜曉
本報實習生鄭小瓊
“幫人‘抬轎子’的事我愿效勞,傷天害理的事我可不干……某局副局長為了排擠與他競爭局長位子的對手,竟愿花一萬元錢讓我用巫術‘詛咒’對方。我不愿干……于是推脫說身體不適,發(fā)不了功……”上述言論看似荒誕不經(jīng),卻是一名風水師的真實獨白。
講風水、搞迷信,本屬個人素質(zhì)修養(yǎng)問題,但手握公權力本當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政府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大搞風水迷信,所造成的影響就非常惡劣了。近期,一系列曝光官員迷信的帖子在網(wǎng)上流傳,其中所反映的深層次問題亟待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官員迷信“蔚然成風”
《法制日報》記者在湖南省采訪時,在當?shù)毓材沟乜吹搅艘黄紦?jù)整個山頂?shù)暮廊A墓地,除了巨大的墳頭墓碑外,還有假山亭閣,在山之巔坐北朝南極占形勝。
當?shù)厝罕姼嬖V記者,這是當?shù)啬掣碧幖壒賳T為自己修筑的墓地,“請過風水師花了大價錢”。
據(jù)了解,當?shù)毓沟膬r格為,二等墓2萬元至3萬元,一等墓在5萬元左右,類似于土葬的棺材大小的墓地則在10萬元以下。這片占據(jù)山頂?shù)暮廊A墓地價格據(jù)估算在百萬元以上。
而在山西省某座常年香火旺盛的大型寺廟,當?shù)仫L水界人士告訴記者,當?shù)卦泄賳T在寺廟里連續(xù)24小時燒香,祈求高升。
這名風水界人士進一步披露,個別官員還會佩戴一塊被“加持過”的法器,通常是玉器或是別的材質(zhì)。法器是專門請人根據(jù)其生辰八字,將“符咒”寫在本人照片上和法器一起供奉七七四十九天。供奉的過程中,“在外面做工程身體平安”、“官位穩(wěn)定”等“指定信息”已經(jīng)全部“輸入”到法器中。而到年底時,法器還要再拿回壇里,輸入新信息以祈求明年運程。
風水界人士提供的價碼表明,整套項目每年需要付6000元至7000元。如果還有一些臨時的特殊要求,比如在換屆或者提拔的關鍵時刻需要“加把勁兒”,“那么根據(jù)具體要求實現(xiàn)的難度,另收幾千元到十來萬元的情況都有”。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不少政府官員包括一些高級官員,已經(jīng)被這種“玄學”俘虜,其中最出名的一個例子是:貪腐官員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因為某大師說他“有副總理的命,只缺一座橋”,他便不惜將建設中的國道改線橫穿水庫,修上一座橋。
近期輿論所曝光的一系列風水事件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某國家級重點貧困縣2009年1月至10月的財政收入僅有7044萬元,但卻在今年9月12日耗資500萬元(另一說為1300萬元),雇用運輸公司將重369噸、被當?shù)厝朔Q為“神石”的甘州石作為城標。據(jù)報道稱,搬運這塊石頭的過程還被寓意為“時(石)來運轉”,“縣上領導請了好多風水大師”,“縣長3步一磕頭,磕了99米迎接”,轉移巨石還“刷新了吉尼斯紀錄”。
某地市政管理局發(fā)出一個公文,稱要將將軍山關公像拆移,原因是“關公像以傲視萬夫的姿態(tài)俯視全城,甚為不妥”。一來,“關公是英雄,應進廟受萬民膜拜,不宜暴露于室外”;二來,“以一武財神傲視所有黨政機關,有失君行”。
官場浮沉誘發(fā)風水熱
普通人講風水迷信盡管不是什么高雅愛好,但畢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而官員一旦涉及此道還真是有些神神叨叨了。
“很多風水師不留胡子,不穿唐裝,要盡量掩飾身份。”一名風水師對記者說,“常常是西裝領帶,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搞推銷的。如果去辦公室看風水,一定要在周末沒人的時候。”
據(jù)介紹,盡量避免找本地風水師,也是官員們都遵守的一條規(guī)則。某“易學命理大師”向記者透露,他曾和一名官員約在其他省份的賓館見面,“當?shù)厝巳菀鬃呗╋L聲,風險太大”。
“我們有時候去看官員的房子,甚至都見不到主人?赐旰,我們還要將所有的演算、草圖當面撕掉,以免主人擔心外傳。”一名要求匿名的風水師說。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盡管種種官員講風水的作法一直備受詬病,但是仍有不少官員樂此不疲。
“相較于商人,官員們更相信一些‘玄’的東西。”一名風水師這樣總結他的經(jīng)驗,“給他們調(diào)整一下辦公桌的位置,他們會覺得太簡單,不放心。但給他們在地上埋一點吉祥物,布一個陣,他們就會覺得很靈了。甚至有的官員在風水布置成功后激動得流眼淚了。”
據(jù)了解,風水曾經(jīng)是科學不發(fā)達時,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樸素解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風水不是科學,說是能準確地預測未來這是吹牛。”一名資深風水師向記者坦言。
既然如此,為什么官員的迷信程度會如此之高?
“人們往往在遇到風險決策,特別是不確定性決策時,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或預測結果的風險性,就會產(chǎn)生訴諸迷信辦法來預測未來的動機。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只有1個候選人去競爭一個副局長職位,他就不需要問鬼神了;但如果有5個候選人,成功的概率就只有1/5,這似乎只是一個風險決策,但時下干部能否被提拔的影響因素很不確定,有的說能力和政績是主要的,有的說和主要領導的關系是主要的,有的說群眾關系或同僚關系是主要的,還有的說金錢是主要的,于是,如何能被提拔以及朝什么方向去努力,就變得高度不確定了。這時,求助于八卦、鬼神的動機就很大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任建明認為,從之前迷信官員的個案來看,他們比較共性的目的是為了預測職位晉升的前程如何,這似乎不難理解,對于大多數(shù)公務人員來說,謀求職位晉升應當是滿足他們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一種主要途徑。一般來說,通過職位晉升滿足公務人員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也是正常的和合理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官員追求升官兼有貪污腐敗的動機?墒,官員職位是稀缺的,且職位越高稀缺程度越大。由于我國公務人員待遇等其他激勵方式都和官職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于是,要發(fā)展似乎就只有謀求提拔這一條路了。
“如果干部選拔任用制度規(guī)范、透明,對于大多數(shù)公務人員來說,從事公職也就是一個風險職業(yè)罷了。但問題是,從我國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演化的現(xiàn)狀來看,特別是從這些年來買官賣官腐敗日益嚴重的態(tài)勢來看,影響官員職業(yè)發(fā)展的因素越來越變得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很高的事情,必然就會誘發(fā)干部的迷信動機。”任建明說。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院程萍曾對干部科學信仰問題做過調(diào)查,她認為,官員迷信的原因包括:
“官場潛規(guī)則”和高心理壓力帶來的理性缺失。在有些地方和部門,權錢交易使得正氣反而受到壓抑,在一些所謂“官場潛規(guī)則”的暗示下,多數(shù)官員必然會產(chǎn)生沉重的焦灼感、迷茫感和無力感,覺得自己實在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便把升遷的希望寄托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鬼神身上。一些有能力、有追求的官員,原本通過正當?shù)呐湍軌颢@得升遷,但為了“增加保險系數(shù)”,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不正當?shù)?ldquo;投資”或者祈求神鬼保佑。
此外,由于官場的不確定性,使得很多人對自己已經(jīng)獲得的利益并不具有穩(wěn)固感,反而時時感到風險的威脅。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一些人希望有神靈佑護自己不受或少受損害。
官員問鬼神暗藏腐敗
有反腐人士認為,官員迷信,看似屬于個人信仰問題,實則暗藏腐敗的因素。
“地方許多處級以上干部中,相當一部分有風水方面的顧問,有不少人還聘請專職的風水師為他規(guī)劃。”一名風水界人士說。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聘請一名專職風水師的價格,保守估算每年也得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有些風水師的身價甚至超過100萬元,而每一次看風水以及算命運的價錢則在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
對于吃財政飯的政府工作人員來說,這樣的費用無疑是天價。一名風水師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機,“相關的酬勞,往往是與官員有往來的商人們支付的”。
風水促人脈的說法于是不脛而走。在風水業(yè)界流傳著這樣一段傳奇:某大型國有企業(yè)在行將倒閉的關鍵時刻,通過風水顧問的居中協(xié)調(diào),成功邀請到了某位頭面人物參與了一次公關活動,這家企業(yè)隨即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貸款,而這名風水顧問也隨即獲得了可觀的“顧問費”。
“如果官員拿著來路不明的錢去搞風水迷信,那么手中的權力就有可能出現(xiàn)變異,這就屬于腐敗了。因為腐敗的定義主要就是指權力行為的離軌,權力沒有在正常應該行使的軌道運行,權力變異的一大現(xiàn)象,就是具有為己牟利、濫用公權力等特征。”中央黨校教授林喆說。
據(jù)了解,一些因腐敗落馬的官員往往和風水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對于那些腐敗的干部來說,由于我國打擊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安全就成了他們另外的一個主要的需要了,特別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腐敗干部的比例還比較高,因此,有這種需要的干部還不少。同時,由于保護舉報制度缺失以及一些更為復雜的原因,干部腐敗之后能否確保安全,也是一個不確定性很高的事情。因此,腐敗干部也就會有很大的迷信動機,有一些官員迷信案例就屬于這種情況。”任建明說。
對此,任建明認為,應該從兩大制度入手——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化反腐敗制度改革,對官員迷信行為加以約束。“假如所有干部選拔任用都是以公開競爭的方式進行的,規(guī)則在先,通過群眾評議、實績考核以及科學的能力素質(zhì)測評來決定,且所有的評議、考核、測評結果信息都完全公開,那么,在決定任命這件事上,所有候選人都能明確地知道他們是否會成功,被淘汰者也知道今后應當如何去努力,根本就犯不著去問鬼神。同樣,如果反腐敗制度改革可以做到‘伸手必被捉’,腐敗官員也犯不著去問鬼神,他們很容易就知道為確保安全自己該怎么去做了”。
林喆則建議,在政府部門和黨內(nèi)建立普遍的“談話制度”。“上下級之間、黨內(nèi)都可以進行3種類型的談話,第一種是激勵談話,當面表揚;第二種為上級對下級監(jiān)督,就是誡勉談話;第三則是排憂談話,這樣的談話經(jīng)常也會有,但是沒有形成制度。通過這樣的談話可以減輕官員來自于體制內(nèi)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仰危機,自動遠離迷信活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