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陸家嘴金融區(qū),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鉆石交易所在這里比鄰而立。坐落其中的一幢并不起眼的寫字樓里,五顏六色的金融圖表在一面布滿液晶顯示屏的墻上一刻不停地跳動著。
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緊盯著屏幕。屏幕后方一個軟件系統(tǒng)自動將每一筆可疑的交易分離出來,并同時上報到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這是一家名為“快錢”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一個工作場景。每一秒鐘,都有成千上萬的資金通過這個第三方平臺。按照這家企業(yè)公布的數(shù)字,今年這里的交易量將高達45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shù)字還將在未來兩年內不斷刷新,2011年是10000億,而2012年則有望達到35000億。
提到第三方支付,人們總是會想起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一手打造的“支付寶”。然而,“快錢”CEO關國光卻早早放出話來:“永遠不和馬云搶生意。”
快錢的商業(yè)模式究竟與支付寶有何不同?在關國光看來,從某種程度上看,快錢與支付寶一樣,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平臺。但雙方又有明顯的不同:支付寶面對的是個人用戶,快錢服務的主要是企業(yè)客戶。不僅如此,快錢還向交易雙方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比如通過引入銀行授信等方式,幫助企業(yè)提高資金運營效率。
“我希望外界將我們看成一家‘信息化金融服務提供商’,而非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公司!标P國光說。
支付業(yè)救贖
對于快錢與支付寶究竟有何不同,航空公司機票的銷售或許能夠很好地對此進行說明。
在航空售票支付體系的一整套流程中,快錢首先承擔的是消費者、代理商以及航空公司之間的“紐帶”——一個三方結算的交易平臺。
關國光介紹說,從表面看,消費者通過代理機構購買機票的流程并不復雜,但其背后牽扯到的復雜的電子支付卻讓人頭疼。比如當消費者決定付款訂票時,他可以選擇網上銀行付款、信用卡支付、移動POS機刷卡、現(xiàn)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這牽涉到國內幾十家銀行、幾十億張銀行卡之間的交易問題。
更為復雜的是航空公司層級繁雜的代理系統(tǒng)。消費者既可以通過攜程、藝龍這樣的在線代理訂購機票,也可能從酒店、機票銷售處等實體經營部門訂購機票,不同的代理商和不同的航空公司之間簽有復雜的傭金協(xié)議,結算起來非常復雜。有了快錢的支付平臺,不同渠道支付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解決,提高了航空公司和代理商的資金周轉效率。
在提供交易平臺的基礎上,快錢公司還承擔更多角色和功能。仍以航空代理業(yè)的結算為例。一般而言,航空代理界流行按月結算的方式,即某企業(yè)在月底時和機票代理商集中結一次賬,把該公司本月訂機票的所有款項付清。因為航空公司只有在收到代理商的錢之后才會出票,這意味著機票代理商需要在月底前將這家企業(yè)客戶的機票款全數(shù)墊給航空公司。
這樣的現(xiàn)狀讓中國航空業(yè)出現(xiàn)了一個多年難以解決的奇怪現(xiàn)象:許多機票代理商都不敢接大筆的機票訂單,不敢把自己的業(yè)務做大,因為這些中小代理商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墊付高額的機票款,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機票代理商的發(fā)展。
“快錢的進入解決了這個問題!笨戾X航空業(yè)務負責人告訴記者,航空公司可以第一時間從快錢公司拿到機票款,然后再由快錢和代理商約定一個賬期(比如一個月),在賬期結束后由代理商將款項結算給快錢。
對于為代理商墊付的款項,上述快錢航空業(yè)務負責人表示,快錢會通過引入銀行授信等方式解決賬期問題!般y行可以根據這家代理商和航空公司的合作情況,以及交易記錄得知這家公司的資信情況,以此決定是否提供小額信貸。”該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快錢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僅僅用于網絡支付。還接受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POS機刷卡支付、數(shù)字電視支付、專用網絡支付等線下支付方式。
正是這種不同于支付寶的服務和支付方式,使得快錢創(chuàng)立了一種“另類”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盈利模式。與支付寶采用了全免費的模式有所不同,快錢向客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