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網絡怎么辦?“那會瘋掉的!”給出這個答案的,是90后。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日通過問卷調查了50名90后中學生,68%的受調查者表示暑假期間每天花在網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則超過5小時。
對于很多中學生而言,漫長的暑期正是放松的時間,不過離開學校群體生活,一些學生則不免產生寂寞、無聊的愁情,于是寄情于網絡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度假方式,泡論壇、打游戲、寫博客、開網店、聊QQ……90后多樣的“e生活”各自精彩。
交際派
排遣無聊 發(fā)帖征友
“假期無聊,真想快點上學啊!想交些朋友可以經常出去玩,出去喝東西、吹吹水、打打牌,男女都OK哦!別太大,有代溝。92~95的,都OK。”8月15日零點24分,網友癡迷在樂樂論壇上發(fā)帖征友。很快,這個交友帖就被更多的交友帖淹沒。進入假期以來,樂樂論壇約會交友版塊每天更新的帖子達到300多個,其中屬于90后的交友帖、“約人解悶”帖占到70%以上。
據樂樂論壇負責人東少估算,暑期以來,中學生的交友帖一直呈激增趨勢,特別是逢到節(jié)日,比如過去不久的七夕節(jié)“每天大概比原來多50%”。
個案約陌生女伴一醉方休
8月12日下午,網友米妮發(fā)帖找人喝酒:“明天晚上我要去喝酒,誰要陪我去!僅限女生哦!(不用出錢)最近好煩好煩,好失意。一醉方休!”帖子一發(fā)出就引來90后網友圍觀,有人應征,也有人開導。
昨日,南都記者采訪了米妮。她說,帖子發(fā)出后就有很多人聯(lián)系她,“最后我們5個人約定了喝酒的時間、地點,第二天晚上就成行了!薄爱斎,大家都是90后女生,我們就是純粹喝酒、發(fā)泄!泵啄菡f。
米妮坦言,當晚和她一起喝酒的女生有的連名字都想不起來了,“大家就是出來玩,沒必要在生活中重逢,熟悉了反而會對彼此失望。”米妮說,在帖中說要傾訴寂寞、煩惱,其實只是一種“套話”,“我主要還是想解解酒癮,真正喝酒是解決不了煩惱的!爆F在,米妮對于那個醉酒之夜的記憶,除了開心,還有難受的嘔吐。
“你不擔心在網絡上認識陌生人會有危險嗎?”面對記者的提問,米妮的回答代表了很多90后的想法:“什么人都不相信,那還有什么意思呢!”在記者的調查中,48%的中學生認為在論壇上發(fā)帖交友是正常而且安全的,30%認為不安全,剩下22%表示不清楚是否安全。
過來人語
不提倡線下單獨約會
對于90后中學生熱衷于利用暑期在論壇上發(fā)帖交友的現象,惠州市安穎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師蔡宋華基本持贊成態(tài)度,他指出90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認識社會的窗口,成年人不應當抱著過來人的傲慢與偏見一味嚇阻。
蔡宋華同時提出忠告,“第一條,90后通過網絡參與戶外活動、交流心得、發(fā)發(fā)牢騷找到歸屬感,這樣挺好,但要懂得篩選、辨別朋友。第二條,不一定要通過網絡尋找陌生人,其實自己身邊的同學也可以成為放松心情以及傾訴情感的好朋友!
樂樂論壇負責人東少則提醒90后網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他表示不提倡線下單獨約會,應該選擇參與集體的活動方式,或者選擇在公共場所約會,并告知他人。
游戲派
扎堆網游 瘋狂廝殺
“以前一到暑期,信息站就會有扎堆的中學生在互相‘廝殺’!”一名網吧經營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取締信息站之后,一些90后學生開始向網吧轉移,“但是有關部門查得很緊,處罰很重,誰都不敢接納未成年人(到網吧打游戲)”。
記者近日走訪了麥地、下埔等地部分網吧,未發(fā)現未成年學生的身影,網吧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身份證登記上網也比之前嚴格了許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