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永遠不缺概念。一位“孔雀型”的領導人表演得再好,也必須要回到現(xiàn)實當中接受挑戰(zhàn)。
5月14日,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 (1688.HK)2010年全球股東大會在深圳召開。馬云希望秉承互聯(lián)網的精神與股東交流,開放、透明、分享、承擔責任,“你吃得消問,我就吃得消回答。”馬云把話放出,沒想到股東確實很吃得消,抱怨連珠炮般地發(fā)出。
馬云“做一個偉大的公司”、“做102年的公司”的理想主義,不得不面對股東利益現(xiàn)實的拷問。
馬云:敢想敢做敢接招
馬云一向敢想敢做敢接招。
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是程式化的內容:選舉董事、變更公司章程、宣布股息、討論增加或者減少公司資本以及審查董事會提出的營業(yè)報告等,往往是20分鐘投票后就結束。而馬云不放過任何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這次的股東大會要來一次重大的創(chuàng)新,搞一個開放的“巴菲特”式股東大會。這次大會不僅是針對公司內部事務的會議,而是股東和小企業(yè)可以針對公司運營、財報、投資向管理層提問。
馬云的每一次“表演”都不會令觀眾失望,這一次“巴菲特”式股東大會又成為馬云和阿里巴巴公司的一個大秀場。馬云的演講依然是充滿理想主義,不談及今年、明年的具體業(yè)務,只談未來,談愿景,談責任,談環(huán)保。
馬云再次強調了阿里巴巴的愿景:為全世界1000萬家小企業(yè)創(chuàng)造生存、成長、發(fā)展的平臺;為全世界創(chuàng)造1億的就業(yè)機會;為全世界10億人解決消費問題。“這三個目標聽起來非常宏偉,非?裢,但我們自己覺得如果沒有理想主義,沒有愿景,我們可能要失去將來的方向。”
在渡過2009年的經濟危機之后,2010年阿里巴巴將有什么戰(zhàn)略?馬云沒有提及,只是告訴股東:“下雪的時候不冷,化雪的時候才最冷。”他認為接下來幾年依然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給股東打了預防針。
馬云還是繼續(xù)向阿里巴巴股東灌輸他的大淘寶概念,“到2012年左右,阿里巴巴將把B2B、淘寶網、支付寶、阿里云等子公司業(yè)務全部打通,已上市的B2B公司是旗艦,淘寶將被調整為主力部隊,其他是側翼部隊。最遲2013年,打通后的產業(yè)鏈將為集團帶來實質性收益。”
除了忽悠,給出美好的遠景,馬云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會煽情。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會議中,增加了兩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是宣布阿里巴巴將全部收入的0.3%投入環(huán)保事業(yè),主要用于水資源的保護和種植樹木。二是保護動物,所有阿里巴巴集團下的網絡平臺都將不再銷售熊掌。而幾年之前, 當馬云參觀過一次魚翅的生產過程之后,旗下所有網站就禁售了魚翅。
股東:太苦太累太沒底
更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CEO衛(wèi)哲出場時,他先給股東放了一段《2019》概念片,在那個概念片如同科幻片,描述了2019年商家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全程電子商務。這段科幻片一方面激起了網商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但另一方面也激起一些股東們的不滿。2012也好,2019也好,1000萬企業(yè)、1億就業(yè)、10億消費群體,這些都太遠了,我們的股票今年能賺到錢嗎?
阿里巴巴一直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理念,但這一次開放式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終于憋不住爆發(fā)了:“馬云主席總是在描繪阿里巴巴集團的宏偉目標,但是誰來關心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愿景?”股東甚至直言不諱:“你為什么總是畫餅,我們的股票卻總是在跌。”
股東一系列尖銳的質疑接踵而至:
“九成中小企業(yè)注冊用戶享受免費,盈利不多分紅也不多,公司卻為何總還要四處擴張投資?中小股東們實在是做得太辛苦了吧?”
“用阿里巴巴的錢去投資淘寶和履行社會責任,對股東是不是公平?”
“阿里巴巴的B2B模式會不會過時?”
“高管衛(wèi)哲的薪酬是同類企業(yè)最高的,但我們的股價卻是同類企業(yè)最低的。”
正如股東們所困惑的一樣,投資分析師也開始看不懂阿里巴巴的未來,并表現(xiàn)出一些擔憂。在對阿里巴巴的評級中,從十元到二十多元,出現(xiàn)很大的分歧。
當然,股東最集中的問題,就是為什么不把淘寶、支付寶這兩塊最值錢的業(yè)務納入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價值?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首 席財務官蔡崇信還是直接地告訴股東:沒戲!他強調,“如果現(xiàn)在讓淘寶注入阿里巴巴B2B,則淘寶網就變成上市公司,但目前淘寶網并沒有準備好,4億網民中 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網民進行網上購物,目前時機并不成熟。”
其實,很多上市公司都不得不面對長期戰(zhàn)略與投資者短期利益的矛盾,只不過因為馬云善于畫餅,使得得不到短期利益的股東覺得心里“太沒底”。
面對股東的系列質疑,馬云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主義,強調阿里巴巴現(xiàn)階段 發(fā)展重點仍是市場的拓展,不會以提高利潤率為目標,“公司的管理決策,不會被股價與股東意見所綁架。”馬云再次拋出新的創(chuàng)業(yè)名言,“被手銬銬住的人,跳不過明天。”
不知,從來不給自己戴手銬的馬云,如何跳過102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