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三亞市建筑石料 不僅供給緊張,而且價格 也大幅上漲。為了買到一車建筑碎石料,至少等幾個小時才輪到你,而且每立方米碎石料的價格已從去年的40多元上漲到70至80元。而普通石板也從每平方米110元上漲到180元,高級一些的石材則每立方米高達3000元,進口的價格更高,每立方米達5000至6000元。
本地石料生產量嚴重不足
市建材公司的黃經理給筆者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市的石料場重要散布在田獨、大茅、荔枝溝、藤橋、梅山、育才、南山、高峰等地,生產量足夠保持市政建設需求,當年作為唯一一家生產礦材的國營企業(yè),市建材礦業(yè)總公司生產的玫瑰紅和雪花白兩種本地石材還出口到了日本、韓國和香港等地,到了1998年便停了產。此后,生產石材的單位均是私營企業(yè)和個體企業(yè)。由于生產技巧粗糙,其生產的石材質量較差,裂縫較多,于是許多建筑企業(yè)在建設高級賓館、酒店或住宅時,都不惜成本到外地取材,但用于攪拌水泥的碎石料仍然用本地石料,而且用量很大,基礎上是供不應求,一些私營企業(yè)和個體企業(yè)為了利益,把一些山體挖空,給三亞的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損壞,市民群眾看法很大,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huán)保工委也多次提出:結束一切損壞山體的開采行動,保護自然環(huán)境,恢復山體綠化建設。
前幾年,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力量,叫停了石材生產企業(yè),眼前僅存兩家持續(xù)生產一般的石料,其它的石料場全部停產。加上這幾年三亞城市建設熱火朝天,賓館酒店、私人住宅建設也如雨后春筍般地遍地林立起來,于是造成石料生產供不應求,價格猛漲。攪拌水泥用的碎石料更是緊缺,要從三亞周邊的樂東、陵水、五指山等市縣進貨供給市場,于是大大增加了成本,增高了供求價格,讓用戶叫苦不迭。
內地石料獨占三亞市場
據(jù)懂得,由于沒有建筑石料,一些混凝土加工廠基礎處于半停產狀態(tài)。在荔枝溝工業(yè)園附近的幾家混凝土配送公司,堆放石料的場地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tài),工廠被迫停工。一家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他們公司的混凝土生產才能是每天1500立方米左右,但因為石料供給不足,今年以來,公司的生產量遠遠低于這個標準,使得與建筑企業(yè)提前簽訂的合同無法履約,給公司的經營造成了很大影響。
三亞福勝石料加工廠的楊老板說,三亞眼前最缺的是碎石料,但大塊的石料供給還是正常的,當然需要提前訂貨才行,價格也漲高了許多。現(xiàn)在三亞市場上的石料幾乎來自內地,內地的石料獨占了三亞市場。
三亞閩泉山石有限公司的業(yè)務員呂小姐介紹說,他們公司供給三亞市場的石料幾乎都是從廣東、福建、山東等地進的貨,品種多樣,有白麻、中國紅、新疆紅、印度紅、黑金沙、黑芝麻等,有一些是從埃及、美國、巴西、西班牙、阿富汗等國家進口來的,有米黃、大花白、黑金剛等,因為質量保證,所以價格比國內的石料要貴許多,進口石料三亞的建筑市場不多用,用得最多的當然是來自廣東、福建、山東等地的石料。她說,三亞本地石料和內地石料的價格相差不是很大,但本地石料生產量很有限,幾乎斷貨。
據(jù)市國土環(huán)境資源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市依法取消了8家非法采石場。目前,全市具有合法開采權的采石場只剩下兩家。但市政府近期已經通過了《礦產資源開發(fā)計劃》,將對采石場進行招拍掛,增加采石場的數(shù)量,以滿足三亞城市建設的需要。所以,建筑石料緊張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