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本次的調控是為了克制投資和投機,但是卻沒有相干詳細的數(shù)據(jù),擁有第二套房的居所量是8.8%,2005年的房屋供給只增加了9%,這幾年因為炒房者和第二居所者加大,導致房屋價格加大,但是沒有相干的數(shù)據(jù)證明。高收入家庭擁有房屋的比例是最低的,低收入者用于出租的房屋的比例是最高的,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口數(shù)量只占10%,目前無法證明因為第二套住房產生了投機投資的負面效應。如果按照存量住房1.5億套盤算,10%都有1500萬套,并不表現(xiàn)這些房屋都是用于出租,因為用于其他用處的房屋有19%,所有的住房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于投機的,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沒有房屋居住,大部分的人是居住在小的房屋,因此需要改良型的住房,但是這種需求被政策壓抑了,因此導致所有人購置大的房屋,不可能在租賃和購置小的房屋,凡是第二套房屋的交易成本會增加,可以使很多人望而退之,因此逼得很多人一次性購置大的房屋,該政策跟我們的政策層面是不符合的。
我們是以戶籍為基礎的土地供給,這種打算管制導致人口輸入的城市未考慮戶籍的問題,因此土地是奇缺的,例如北京、上海。另外的城市土地是寬松的,人口不斷的輸出,例如沈陽、長春和中西部地區(qū)的城市,房價甚至在全國平均價格之下,例如洛陽就是3000元/平方米,很多城市的價格也就是2000元/平方米。
土地和戶籍制度束縛下,農村人進城后,要占兩份土地,農村宅基地不能轉換,眾多農業(yè)戶籍的人口進入城市后,要占領一份土地資源,我國的土地資源導致2億多的農民要用兩份土地資源,一部分是農村保存不變,還要在城市中保持2億多的土地資源,因此政策導致土地價格上漲。招拍掛導致土地價格的上漲,如果沒有招拍掛就會使價格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小,因為招拍掛對現(xiàn)有的市場和價格產生宏大的推動。
房屋分配的不公平,更多人愿意用房屋上升的方法導致房屋的升值,例如用經濟實用房和兩限房進行炒作,通過市場的行動將這些住房變成商品房。
交易和稅收制度的扭曲,今天還再不段的產生的。在未來的過程中會持續(xù)的產生,有眾多的因素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必定會呈現(xiàn)今天價格穩(wěn)固,明天就會呈現(xiàn)報復的原因,時間的關系我就說這些,謝謝各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