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再融資提升信貸空間
另外,近期密集發(fā)布的銀行融資和再融資打算,看似來勢洶洶,包含農行(601288,微博)1500億元最大IPO項目、建行750億元的配股融資、中行發(fā)行400億元可轉債以及600億元A+H配股融資等,但細究其影響,積極因素大于負面后果。
負面后果,重要表現在對資本市場的沖擊上,但這種沖擊基礎上是可控的。原因在于,銀行類上市公司的融資和再融資打算,背后都有大股東匯金公司的支撐和參與,從而減輕了A股市場的資金壓力。以中行不超過600億元的A+H股配股融資為例,匯金公司已承諾按持股比例以現金全額認購配股,經測算,此次中行配股,A股市場只需承擔15億元的國民幣的壓力。
而銀行融資和再融資對于“穩(wěn)增加”的正面后果則更為值得關注。銀行類上市公司的融資和再融資,補充了其核心資本,這在監(jiān)管層強調風險把持,嚴格把持資本充分率和存貸比等指標的背景下,顯然能夠進步銀行的放貸才能。商業(yè)銀行資金陸續(xù)得到補充后,信貸提速成為可能。這不僅有利銀行自身事跡的提升,更有利于新增信貸的安穩(wěn)增加,不至于呈現忽高忽低的宏大落差和波動。
此外,從二級市場投資的角度來看,較早完成再融資,息差彈性上升較快以及經營穩(wěn)健、存貸比較低的銀行股將受益,這其中包含已完成H股IPO的民生銀行(600016,股吧)(600016.SH),已完成220億元A+H股配股融資的招商銀行(600036,股吧)(600036.SH),以及存貸比較低的工商銀行(601398,股吧)(601398.SH)和建設銀行(601939,股吧)(601939.SH)以及資產質量優(yōu)良的浦發(fā)銀行(600000,股吧)(600000.SH)。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