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播到騰訊微博

新華社發(fā)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其實,樹立理財意識,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理財高手。從今日開始,本報“理財”版與大家正式見面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它將走進您的生活,成為您投資理財的好幫手。
本著“理財”的主題,“理財”版通過可操作性的案例,幫助市民在有限的經濟空間內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理財”欄目包括:“熱點聚焦”,就大家關心的投資理財熱點,邀請相關金融理財專家,詳解政策,結合市民需求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財方案與建議;“理財故事”,通過市民具體的理財個案,向市民介紹理財的目的、技巧和經驗;“一周資訊”,中山市場的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行業(yè)的動態(tài)與消息,為市民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投資理財一定有方法,“理財”版不是試圖教您如何一夜暴富,而是啟發(fā)、喚醒您在投資理財方面的潛能,用高超的智慧改變你未來的財富命運,去贏得幸福的人生。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將抑制通脹定為我國2011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脹預期難以逆轉,在復雜的經濟變局面前,普通市民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理財計劃?日前,人民銀行悄然調高存款準備金率,貨幣政策轉向,這使得業(yè)內對于2011年加息的預期更加強烈,普通市民如何透過政策迷霧,看清金融市場的底細?年底了,大家可能都會拿到一筆或大或小的年終獎,我們該怎樣處理這筆財產,才能讓它在同CPI賽跑的過程中不縮水?
日前,本報特邀請部分投資理財專家,暢談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分享個人財富增長的機遇,并為廣大市民投資理財提供建議。
◎特邀嘉賓
余維:農業(yè)銀行中山分行資深理財經理
楊本巖:建設銀行中山分行理財師
何小姐:理財經理,2010年中山市十佳理財師
黃可欣:中英人壽資深保險規(guī)劃師
市民理財心態(tài)變得有點浮躁
記者:股市低迷,通脹壓力加劇,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央行連續(xù)加息并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在這些經濟現象背后蘊藏著一些人的擔心。您對2011年形勢如何看待?
何小姐:單從投資理財角度看,我認為2011年對于投資者來說,形勢不是十分明朗,央行悄然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也包含著對通脹的擔憂。在股市低迷,通脹預期加大的情況下,市民如何保障資產不受損失,確實是一個需要好好規(guī)劃的課題。
楊本巖:2011年,整體經濟形勢應該是向好的,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基金震蕩很厲害,通貨膨脹的壓力也很大,因此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面臨著兩難的選擇,投資的話很容易遭受損失,而不投資將資金拿在手里或者存在銀行,可能又會因通脹而導致資產縮水。
記者:到了年底,市民投資理財的需求情況如何?
楊本巖:從2010年12月開始到現在,市民投資理財需求激增,主要是因為年底資金回籠,市民手頭的資金比較寬裕的緣故。有些市民過來咨詢理財方案,有些市民過來變更投資方向。年底這段時間,一些投資理財產品根本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
何小姐:2010年下半年經歷了兩輪加息,很多客戶在年底來到銀行開展轉存業(yè)務,還有一些客戶過來對資金進行重新配置。總的來說,在年前這段時間,市民投資理財需求增加了不少。
記者:在形勢不明朗,通脹壓力加劇的情況下,普通市民投資理財的心態(tài)、渠道會不會發(fā)生一些變化?
何小姐:通過我們日常同投資者溝通交流,發(fā)現現在不少投資者拿著錢擔心,去投資也擔心,有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也可以說是開始變得有點浮躁了,對于投資理財不如之前那么自信,在投資的過程中不敢堅持太長時間,市場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可能就會改變投資方向。因為現在市場變化挺大的,他們在選擇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也傾向于靈活、機動的投資渠道和理財產品。
楊本巖:近幾年來,投資者經歷了股市從6000多點到2000多點,經歷了金融危機,經歷了房市一路高歌猛進,對于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對于投資風險印象深刻,因此在通脹預期下,他們的投資心態(tài)也更趨謹慎,變得越來越沉穩(wěn)。
政策不明朗,理財穩(wěn)中求進
記者:面對諸多的投資渠道,普通市民越發(fā)無所適從,您對此有何建議呢?
何小姐:我建議投資者關注理財產品的“三性平衡”。就是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強、安全性高、兼顧收益性的理財產品,應該成為普通消費者投資的首選。另外,在當前形勢不太明朗的情況下,提醒有一定投資偏好的投資者,要多關注復合型功能的產品,它們的產品優(yōu)勢突出,表現更加穩(wěn)健。
余維:建議適當調整儲蓄周期,多關注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目前已進入加息周期,定存不僅收益較低且不靈活,建議選擇銀行短期的理財產品,如農行的“安心得利”,28天 期 限 的 收 益 可 達2.35%。短期理財產品一般比較安全,流動性強,選擇面廣,遇加息時收益也可以靈活調整,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
楊本巖:在股市、基金震蕩的前提下,我還是建議大家將資金投向比較穩(wěn)健的理財產品。
記者:在新的一年中,你們作為專業(yè)理財師,有哪些好的理財產品推薦給廣大投資者呢?
余維:可配置低估值的藍籌股票。對于炒股的投資者,近期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中小盤股票雖然回調幅度較大,但總體估值水平仍然偏高,不排除繼續(xù)下調的可能。在現階段無熱點的情況下,市民可適度配置藍籌股。另外,也可以適當投資黃金。雖然黃金的價格仍然在歷史的高位,但從目前的預期來看,CPI的回落仍然有一個過程。目前黃金的具體投資方法也呈現多樣性,如實物黃金、紙黃金、可提貨賬戶金、黃金期貨等,適合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楊本巖:對于眾多的工薪階層,我的第一推薦就是定投,無論是金融海嘯還是股市動蕩,這兩年來選擇定投的投資者,基本上每年收益率都能保持在10%左右,我覺得這無論從抗通脹角度還是投資角度,算是比較平衡的了。對于那些資金量比較大的,我覺得在現在這樣的形勢下,最好還是選擇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個體工商戶可以適當留意收益較高、比較靈活的理財產品。
黃可欣:2011年,分紅型養(yǎng)老險將成為不錯的保險選擇?梢赃x取一些保費快速返還、養(yǎng)老年金逐年增加、年金保證領取的保險產品。需要注意的是,保險是為保障而不是收益。購買分紅險,每年參與分紅,再加上額外的意外保障,可以充分減少后顧之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負利率帶來的損失,抵御通脹。每種金融工具都有它特定的存在價值,保險作為金融理財風險管理工具之一,強大的保障功能和投資理財功能就是它的兩大核心功能。建議人們面對CPI高企的現狀,個人財務資產配置中,需要將一部分資金放入安全保本的養(yǎng)老賬戶中。
偏好買地、買房,風險較高
記者:中山作為一個“藏富于民”的城市,在投資理財方面有沒有一些自身的特性?
何小姐:如果說中山市民在投資理財方面有沒有一些特性的話,我個人認為不少市民具有一定的投資偏好。比如中山市民比較喜歡買地和買房,也就是偏向于投資不動產,投資不動產往往對資金的需求比較大,這可能也與中山藏富于民有很大關系。
記者:市民偏向于買房、買地,有哪些優(yōu)劣勢?
何小姐:買房、買地算是比較傳統的投資方式,主要看投資者的喜好。目前頻頻出臺政策打壓房價,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買地需要謹慎。
楊本巖:中山的房價、地價在珠三角城市算比較低的,在未來時間內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考慮到目前國家頻頻出臺政策打壓房價,要有很大的收益也很難。但房子和土地作為不動產,我覺得用來抗通脹還可以。現在,國家已經明確要發(fā)展戰(zhàn)略產業(yè),并出臺了行業(yè)振興措施,房地產行業(yè)在今后的地位肯定會下降,因此從長遠看,不宜太多持有。
余維:謹慎投資房地產。雖然中山的房價近期看來還不會有太大的跌幅,甚至穩(wěn)步上升,但從重慶開征高檔房房產稅的舉措來看,國家的調控仍然沒有放松。在這個時候進行房產投資,冒的政策風險太大,成本增加機會也很大,因此應盡量避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