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是化工板塊炒作的永恒熱點。棉價的一路飆升為棉花的替代品滌綸、粘膠提供了充足的漲價空間,而進入四季度,隨著傳統(tǒng)旺季的到來以及對市場供給的擔憂,市場人士對BDO以及MDI、氨綸的漲價預期愈發(fā)強烈。
棉花漲價的蝴蝶效應
棉花的價格在今年出現(xiàn)了大幅飆升。9月27日,國內棉花期貨價格盤中再創(chuàng)新高。其中,鄭棉1105合約盤中一度突破2.2萬元/噸,為2004年6月該合約上市以來最高。而在現(xiàn)貨市場,棉花價格同樣屢創(chuàng)新高。截至10月1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已經(jīng)漲到了23923元/噸,創(chuàng)出了1999年放開棉價以來的最高紀錄。棉價的上漲同樣帶動了滌綸、粘膠短纖兩種化工產品的漲價。
滌綸:在我國紡織纖維的消費結構中,棉花、粘膠短纖、滌綸短纖占據(jù)主導地位,棉紡企業(yè)將其紡成棉紗和混紡紗后,再由織造企業(yè)將紗線與粘膠長絲和滌綸長絲一起織成棉布和混紡布,F(xiàn)階段棉花價格處于歷史高位,下游織造企業(yè)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不得不尋找價格相對低廉的替代品,因此滌綸需求激增,價格持續(xù)看好。
自2010年8月以來,滌綸短纖跟隨棉花價格走勢,出現(xiàn)了價格大幅飆升的格局,由9600元/噸上漲至13000元/噸,漲幅高達35%。而滌綸長絲價格也呈現(xiàn)大幅上揚的態(tài)勢。東吳證券分析師黃海方預計未來棉花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棉花價格維持震蕩盤升,滌綸的“替代效應”將繼續(xù)得以實現(xiàn),滌綸有望進入“超級景氣周期”。此外,聚酯原料價格的企穩(wěn),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滌綸價格的穩(wěn)步上揚。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滌綸短纖與棉花的價差一般在3000至4000元/噸之間,而現(xiàn)在價差超過10000元/噸,這勢必會拉高滌綸短纖的價格。目前上市公司中生產滌綸短纖的有華西村、S儀化、江南高纖等,生產滌綸長絲的是新民科技,其中招商證券分析師裘孝鋒認為華西村是A股中受益滌綸短纖價格上漲彈性最大的公司。產品每上漲1000元/噸,公司業(yè)績將增厚0.15元/股。
粘膠短纖:與滌綸相類似,作為棉花的替代品,粘膠短纖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在近期快速上漲。生產粘膠短纖的上市公司包括山東海龍、澳洋科技、吉林化纖、南京化纖。但由于粘膠主要原料是棉短絨,其價格上漲不輸棉花,因此目前價差擴大有限。山東海龍的一位工作人員對《紅周刊》表示,棉花價格的上漲對公司來說談不上太大的利好,雖然近段時間粘膠短纖出廠價的確提高了,但原材料棉短絨的價格也上升得很快!澳壳肮镜挠麪顩r是比今年年中要好,但也好不了多少!
BDO、MDI、氨綸后市可期
光大證券分析師程磊認為,四季度大宗商品的走強對國內化工行業(yè)走出向上的周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BDO、MDI、氨綸等化工產品的價格同樣走出了強勁的走勢。
BDO:BDO近期整體價格明顯上漲,廠家報價的上調加劇了市場漲價預期。9月份國內BDO行情整體大幅趨高,場內貨源緊缺、下游需求較好。貨源緊張,江蘇、山東地區(qū)廠家開工普遍較低,產出產品多數(shù)供給前期老合同客戶,對于新客戶基本無貨。近期華東地區(qū)貨緊,國產散水貨報價從9月初的18000~18500元/噸,漲至20000~20500元/噸,漲幅達到2000元/噸左右。而隨著BDO價格中心的上移,以及裝置檢修等因素的驅動,券商普遍表示看好具備原材料優(yōu)勢的山西三維。
MDI:在需求方面,10月是建筑產業(yè)、氨綸業(yè)等MDI下游終端市場的需求旺季,而隨著家電下鄉(xiāng)和汽車下鄉(xiāng)政策的繼續(xù)推行,家電中的冰箱冷柜、汽車座墊等行業(yè)對聚合MDI的需求將得到增長。隨著歐美經(jīng)濟的復蘇,國內的出口開始恢復,特別是紡織、鞋類出口的平穩(wěn)將有利于純MDI的需求回升。在供給方面,國外有許多裝置近一兩個月有檢修計劃,部分國外裝置甚至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停車至今未開。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國內聚合MDI市場仍會貨源偏緊,隨著下游需求的展開,貨緊狀況會進一步加劇,10月國內MDI市場仍將以穩(wěn)中有漲、穩(wěn)步走高為主線。作為A股市場惟一一家生產MDI的公司,煙臺萬華10月聚合MDI掛牌價維持在17000元/噸,考慮到成本支撐,預計往下的空間幾乎沒有;純MDI桶裝掛牌價19200元,液態(tài)18800元,較9月上調600元/噸。程磊表示隨著煙臺萬華在歐洲對MDI和TDI資產的收購,MDI行業(yè)寡頭壟斷定價的格局進一步明顯,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