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前,廠家間都會進行—場硝煙滾滾的月餅大戰(zhàn)。如今中秋已過,廠家之前備足的月餅賣完了嗎?當年南京冠生園陳餡做月餅事件依然記憶猶新,那些最終沒有走進市民家中的月餅去了哪兒?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隨著對市場把握的準確度越來越高,加之生產技術提高,廠家不再盲目大量囤積月餅,而是以銷定產,剩下的少量月餅,多被廠家以發(fā)福利或送朋友等方式內部消化。
多數(shù)月餅被賣掉未見貨積壓
今年的月餅剩下的不多。9月21日、22日,記者在省城各大超市及糕點專賣店走訪了解到,中秋節(jié)后并未出現(xiàn)大量月餅積壓的情況,大部分月餅被賣掉。
21日下午,不少市民正在文化西路上的超市內搶購月餅,銷售人員表示,過完中秋節(jié)月餅也就賣得差不多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不僅在這個超市,很多月餅銷售店內,月餅已經在中秋當天售完,金橋食品、A里蛋糕、好利來等專賣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的店到最后甚至拿錢都買不到,有些即便有月餅剩下,數(shù)量也非常有限。
濟南益康食品廠一位孫姓負責人表示,他們根本不擔心月餅會積壓,實在是沒剩下多少。
平均來看,過去廠家生產100噸月餅,最后要有15噸被積壓下來,現(xiàn)在已經很少了,我們廠家剩下的在0.3%至0.5%之間,分給員工后就剩不下了。一家知名食品生產廠家負責人說。濟南群康集團董事長于宏昌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他說,幾年前月餅的積壓狀況的確讓人堪憂,當年的南京冠生園每年估計得積壓幾百噸。不過,最近幾年實行以銷定產,情況好轉了不少,估計整個濟南市剩下的月餅量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發(fā)給員工當福利有時不夠分
那些剩下的少量月餅怎么處理了?大部分商家都表示會把它們分給員工當福利。
我們剩下的月餅,高檔精裝的被經理送給朋友,其他散裝的,一般會發(fā)給我們作為中秋福利。濟南山大南路一家糕點店的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山東稻香園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也表示,節(jié)后他們會把剩下的月餅發(fā)給全省各地的一線員工。
此外,益康、好利來、金橋等員工也表示會拿到公司分的月餅,有的員工已經于22日領到。這樣處理后,月餅就所剩無幾了,有些商家剩下的月餅甚至不夠分。山東稻香園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笑笑說:剩下的實在是太少了,分的時候我們優(yōu)先考慮一線職工,他們分了以后,我們這些管理層都分不著。
如果個別銷售商分給員工后還有少量月餅處理不完,就會將其打回廠家。一位知名食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打回去的月餅會被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或者攪碎,破壞月餅形狀,攪碎外包裝,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月餅不能吃了,決不能讓人對它產生錯覺,以為還能食用。
半天能產萬斤餅沒必要囤貨
于宏昌的另一個身份是山東省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濟南市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對全市乃至全省的食品市場狀況非常了解。他說,事實上近年來將月餅打回廠家再處理的情況已經很少見,節(jié)后大量積壓月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一方面緣于廠商能夠理性生產,另一方面隨著月餅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廠商能夠及時調整生產,完全沒必要提前大量囤貨。
濟南益康食品廠總經理韋玉君表示,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廠家已經能夠根據上一年的銷售情況摸到中秋市場規(guī)律,能夠按銷量分階段量化生產,一些廠家在中秋前幾天就停止了生產。
對此于宏昌表示,這是廠家理性生產的明證,幾年前南京冠生園月餅的陳餡月餅事件給不少月餅生產廠家敲響了警鐘,誰都不敢生產得太多,萬一賣不出去怎么辦?
廠家的理性有著堅實的支撐。這些年,生產技術不斷提高,讓月餅廠家們有了底氣。三四年前,濟南大部分月餅生產廠家還主要是人工操作,用手刻模子,用盆子烘焙月餅。于宏昌回憶道。但現(xiàn)在,上規(guī)模的工廠內都配備了月餅成型機,用機器制模、用轉爐烘焙,生產速度也比原先提高了兩倍以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