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廣東省教導廳作出決定,自2月1日起,民辦學校不準向新生收取教導儲備金,新批民辦學校也不準收取教導儲備金,代之以每年收費制。政策的變更,讓一批本來依附于“教導儲備金”的高收費民辦學校因資金鏈斷裂而紛紛倒閉。
在沉重的還款壓力下,曾經是中國民辦教導旗艦的南洋教導團體也因教導儲備金無法兌換,于2005年8月引發(fā)擠兌而崩盤,成為中國民辦教導的標記性事件。2002年,廣州天河區(qū)貴族學!敖痂匙學!庇2002年停辦。2002年11月,因拖欠學生家長 2億多元教導儲備金及學位訂金而被法院強迫拍賣的“廣州范圍最大貴族學!薄皇兰o學校,歷經三度流拍后,終于以 5794萬元價格拍出。
“不管‘教導儲備金’是否合理,但應用民間資金補充政府教導投入不足是慷慨向和大趨勢!眲⑸痴f。
二輪沖擊:名校辦民校
如果說民辦學校開端基礎獨立辦學、獨立招生,與公辦學;ゲ挥绊。但在名校辦民校后,雙方則直接交鋒。劉沙形象地比喻說“以前純民校間競爭就像多只羊爭吃草,但名校辦民校后,就變成牧場之爭,得不到牧場者將沒得吃!
本世紀初,廣州市公辦中小學教導綜合改革工程展開,呈現“名校辦民校”。2000年開端,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等重點公辦學校紛紛與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商聯合新建民校,或者承辦住宅小區(qū)配套學校。
名校辦民校,對純民辦學校形成新一輪沖擊。這類學校,從數據上看,2003年,廣州15所創(chuàng)辦高中的民校,在校高中生不到5000人。“(名校辦民校)對高收費學校招收優(yōu)質生源沖擊最大。”劉沙說。
成功轉制民校14所
民校新生代陸續(xù)出現專家:走特點發(fā)展道路
廣東英雄學校、廣東華麗英語實驗學校、廣東碧桂園學校則成功實現籌資方法的轉軌。據當時報道,廣東收取教導儲備金的學校中轉制成功的學校有14所。在抵抗儲備金改制的沖擊后,“貴族學!币鎸Φ氖敲^k民校的競爭,前途何在?
在《崢嶸—廣州民辦教導三十年》一書中,寫道“本來的‘高收費學!涍^激烈的市場競爭及‘儲備金改制’的雙重壓力后,走出了一條‘國際化的教導理念、多樣化的特點課程、多國化的師生結構、多元化的文化氣氛,外向型的培養(yǎng)目標’等‘國際化’特點之路。”
中國民辦教導協(xié)會副會長季明明也認為,“民辦中小學靠什么吸引生源尤其是優(yōu)質生源而存活下來?走特點辦學的門路,成為其正確的決定。”
民校新生代陸續(xù)出現
華麗在高質量完成國家教導部規(guī)定的課程基礎上,重點突出英語和電腦教學,F在,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構建、教材和教法、學生成長道路和升學成才渠道的構建及整體管理系統(tǒng)上更強調綜合素質和國際化視野。甚至學生起源也國際化。目前,華麗學校已先后招收了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南非、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小學生,約有300多位國際學生在校就讀。
劉沙說,在潮汕、東莞等地,不斷有新的民辦學校陸續(xù)創(chuàng)辦,“民校新生代”已初現端倪。
專家:走特點發(fā)展道路
高收費學校是在高質量的教導資源比較少的情況下呈現的,民辦學校要供給好的教導資源,當時有學校打出“精英教導”、“貴族教導”的招牌,引發(fā)社會關注,有些工薪階層把多年積蓄放到儲備金里,“教導儲備金”做的是集資模式上的摸索,后來各地都在模仿,有些近于失控,有些學校儲備金管理不善,儲備金呈現問題。從總體上看,“貴族學!钡奶岱ㄊ悄娆F代教導發(fā)展潮流的,十幾年的實踐來看,培養(yǎng)的也不是貴族。
現在民辦教導基礎回歸理性,回歸現代教導的需求,致力于人的健全發(fā)展。民辦教導要辦好,只能走特點化的發(fā)展道路,沒有特點就沒有競爭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