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豪車的煩惱
在很多人看來,開豪 車、尤其是那些頂級跑車很拉風。譯禾卻代表豪車車主們道出了自己的煩惱。
“說實話,買車真不是為了面子、為了炫耀,或者證明自己的成功,就是打心底里喜歡。”他坦言,自己以前甚至不敢買價值幾百萬的車,擔心樹大招風。后來結識了這個圈子,大家一塊兒買,就感覺有伴了。
剛買了蘭博基尼那會兒,有一次,譯禾約著幾個朋友一塊去恒隆吃飯。幾輛豪車的同時出現,一下子吸引了眾多目光。不少路過的市民紛紛跑過來圍觀、拍照。在普通人看來很有面子的事,卻讓譯禾和他的朋友們感覺很別扭。
“我們這些人,更想用事業(yè)的成功來證明自身的價值,而不是買了價值多高的車。那種羨慕對我們來說不是一種享受,而更像是一種羞辱。”從那以后,譯禾甚至不敢再把那輛蘭博基尼開到人多的地方。想開的時候,就去郊區(qū)兜兜風,要么去北京的賽道上拉練一下。
“沒辦法,就是喜歡。”整個采訪過程中,譯禾的話語中不斷流露出對車的摯愛。“每當壓力大的時候,我都特別享受坐在跑車上,聽著發(fā)動機引擎的轟鳴聲,只有這樣,緊繃的神經才能真正松弛下來。”
相關鏈接
扎堆本土化高端車降低身價
真正的豪車,多為進口車輛。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去年,濟南汽車保有量超過121萬輛,其中進口車達到4萬輛左右,僅占全部機動車比例的3%.
事實是,老百姓在國內買進口汽車,可能要面臨比國外高出一倍乃至數倍的價格。一輛誕生于德國丁格芬工廠的寶馬6系650i轎車,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身價從56萬元陡然上漲至200萬元。而一款路虎車,在英國標價83.5萬元,到了國內卻需要320萬元才能買下。
在這一背景下,豪車國產化愈發(fā)成為其增強市場競爭的最基本條件,而且目前也正呈現出扎堆國產化的局面。種種跡象表明,2014年,眾多豪車大牌將加速推進在華的本土化,而此舉帶來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今后中國消費者能以更親民的價格買到這些國產豪車。
業(yè)內人士曾算過一筆賬:豪車國產后可省去25%的整車關稅,以及10%的部分零部件關稅,即便考慮到國產化初期批量小等因素,豪車國產后綜合成本也可降低10%-15%,進而形成價格優(yōu)勢,而隨著銷量擴大則可迅速實現規(guī)模效益,進一步拉低價格門檻。
延伸閱讀
車子越貴保險公司越不待見?
“前幾年不常見的豪車、甚至是超豪華車,現在越來越多了,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百萬級以上的車投保,多的時候天天能碰上。”濟南一家保險公司的相關人士透露,送上門的保單未必家家都敢接,因為“搞不好就要賠錢”.“之前就有一輛價值400多萬元的蘭博基尼來投保,因為本地沒有維修站,我們只能拒之門外。”上述人士表示,所謂“豪車”,新車購置價基本在百萬以上。以一輛價值百萬的豪車為例,一般保費少則三四萬元,多則六七萬元,甚至更高。看似利潤很大,但即使是一個小剮蹭,維修費動輒就要上萬元。而且保險公司在零部件定價權方面很弱勢,所有的價格都是由中國區(qū)總代理、地區(qū)總代理及4S店共同確定,很難對產品來源、價格進行監(jiān)督。
據一家保險公司的相關人士介紹,私家車主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保額最好在30萬元以上,這樣發(fā)生意外交通事故時,才能提供更充分的保障。(記者董莉)
延伸閱讀:杭州豪車撞翻孕婦續(xù):肇事者為90后系無證駕駛男子尾隨孩子上豪車 槍指家長索300萬贖金再曝如新涉嫌傳銷:用豪車豪宅成功夢引誘入行跨國公司如新涉?zhèn)麂N:編造豪車豪宅夢引誘入行互聯網公司年會拼“豪”:旅游豪車金條都成福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