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在記者的追問之下,馬可穆勒又在以下兩個信息點上改了口。
、儆浾呦蝰R可穆勒念了他當時接受《參考消息》的專訪;當時他所透露的10部電影修復總成本是60萬歐元。穆勒馬上改口稱“那就是60萬。”,并補充說,“如果想繼續(xù)修復要花到100萬的!钡髞碛浾咴倮^續(xù)追問資金如何分配時,馬可穆勒稱自己“具體數(shù)字記不清了。”
②就馬可穆勒當時所說的國內(nèi)座談會,是2005年的“回顧與展望——紀念中國電影100周年國際論壇”,而這個論壇當年也發(fā)了通稿。通稿上清楚的寫著《小城之春》其實只是放映了片段,而且從通稿的字句可以推斷,這個會上《小城》片源是由馬可穆勒自己提供的。穆勒隨即改口說,那次的《小城之春》確實是個兩分鐘的片段,“當時我是為了告訴大家,這10部電影里95%的畫面都和這個示范片段修復水平的差不多!
不過從更多信息點上推翻這套說辭的還是當時作為中資館代表前往意大利的左英:“馬可·穆勒和我們當中肯定有一個在說謊話。”左英向記者回憶起了他當時出差的經(jīng)過,“首先,整個電影修復工程是在羅馬和博洛尼亞兩個城市的兩家機構(gòu)分別完成的,當時羅馬的Technicolor主要負責影片后期的調(diào)色及合成工序;而博洛尼亞修復實驗室則負責掃描及其他前期修復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電影都是分這兩大塊在這兩個地方修的。而且我清楚的記得我們剛到羅馬的時候,連個接機的人都沒有,我們等了半天才來了一個中國留學生給我們送長途車的票,這車票就是從羅馬坐到博洛尼亞的!
而關于修復時是否有馬贊蒂就不斷抱怨“中資館提供素材不全”的情況,左英也斷然否認,“當時我們領導很重視這件事,一聽說是修復過卓別林的人要來給咱們修片子,怎么可能給他不怎么樣的素材?實際上,當時我們是邀請馬贊蒂親自到我們位于西安的片庫里讓他一條一條挑選的,他在我們的庫里整整挑了一天,怎么可能還素材不全?”
阮玲玉代表作《新女性》的負片幾乎完全被損毀,損失無法估量
而且左英還談到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底片損毀!斑@些素材拿出去的時候沒問題,但他們還回來時就不一樣了。他們當時在修復之前實際上用了‘濕印法’把膠片過了一遍水,但在濕印之后要風干這些膠片才行,如果不經(jīng)風干就放回庫里,膠片很快就會變質(zhì)的。他們并沒告知我們這一點,最后還回來的膠片或多或少都出現(xiàn)了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新女性》,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損毀了。而且恰恰這部電影提供給他的還是負片。這使得我們后來自己再修復《新女性》時都只能用其它拷貝來修了!
負片,即電影拍攝所用膠片,其唯一性和珍貴程度相當于作家的手稿。如果一部電影的其他拷貝損毀,理論上都可以根據(jù)負片再翻正一版;但如果負片本身被損毀,其損失則是不可挽回的。而一部電影的重要性越高,這一損失所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拍攝于1934年的《新女性》是我國著名演員阮玲玉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女性主義電影的里程碑之作,此片導演是“第二代”代表人物蔡楚生,而作曲則是《國歌》作者聶耳——《新女性》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就在發(fā)稿前一天,左英先生再次前往了中資館位于西安的片庫,親自確認了《新女性》負片被毀的樣貌。他告訴記者,必要時甚至可以提供相關圖片。
而另一個應予以考證的信息點是這次修復能否帶來收益。左英透露:“中資館向馬可·穆勒方面提供了這10部電影的原始素材,但他們除了負責我們倆7天的食宿以外,什么也沒給我們。他說的那個高清DVD,我們這兒根本沒人見過!蹦敲,馬可·穆勒是否憑這10部電影撈到“好處”呢?左英稱,“起碼他在巴黎辦過展映,那次他讓總局的人與使館方面協(xié)調(diào)來著,總局的人后來跟我們說,僅那一次的展映他就拿了30萬歐元的贊助。”
相關閱讀